第三十五章 再赴洛阳
转眼到了光和7年初,严斌已经是个15岁的翩翩少年了。身高7尺半的严斌眉清目秀、唇红齿白,走在范阳的大街上已能博得众多少女的很高的回头率。自从写了《齐民要术》后,考虑到不久的混乱局势。严斌开始了刻苦地练武,1年多来在与张飞、赵云的切磋中,前100回合已是不分胜负的局面。张飞和赵云要想彻底赢过严斌总要用200个回合以上了。严颜给严斌取了字,字治平。寓意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意思。
灵帝的身体一天差过一天,时常是卧床不起。灵帝的心里知道,自己恐怕是命不长了。所以给严斌下了一道圣旨,要严斌尽快来洛阳向自己述职。一来灵帝想再看看这个自己最宠信的少年重臣,二来也隐隐有托孤之意。
听说灵帝招严斌进京,严斌的老师们也非常高兴。自己的学生不仅能征善战,还写出了近10万字的著作。要知道以古汉语的简练,10万字真可说是惶惶巨作了。先不说观点正确与否,但至少说明了自己的学生胸藏锦绣、学识不凡。而且只用了短短的5年时间,就平定了幽州的内忧外患,将苦寒之地的幽州打理成繁华的大州。
在王越的徒弟掌管的“英雄楼”中有3个衣着华丽的青年正在喝酒。其中一个身材矮胖、肤色微黑的青年对另两个说:“本初、公路,听说幽州刺史严斌不日将到洛阳,此人年纪虽小但见识不凡倒要好好地结交与他。”
一个身材高大、相貌堂堂的青年接口说:“是啊,此人以8岁之龄为散骑常侍,10岁之龄为幽州刺史。现在看来果然是文韬武略很有一套的,值得深交。”
最后那个脸带一丝戾气的青年撇了撇嘴:“大哥、孟德,严斌这小子只是机缘巧合才闯出了这么大名气。如果是我说不定比他做的还好那。”
曹操笑道:“公路,话不是这么说的。虽说‘时势造英雄’,但如果严斌是个废材那总是烂泥扶不上墙的。看他把幽州打理的这般繁华,就知道他是有大才的人。这样的人难道还不值得一交吗?”
袁绍也斥责袁术:“公路,少胡言乱语的。盛名之下无虚士,你懂什么?”
袁术涨红了脸,心中对袁绍和严斌愤恨不已。
此时的严斌并不知道3个将来最大的诸侯在讨论自己。接到灵帝的圣旨后,严斌知道这是去见灵帝最后一面。接下来就是血型的三国时期正式拉开大幕了。所以严斌带着张飞、赵云、周瑜、典韦、王越和徐庶几人,以及张飞的2000重骑和自己的500亲卫急速地奔赴在往洛阳的路上。带着张飞、赵云两人是因为他们吵着要去洛阳见识见识。周瑜则是让他回家探探亲。王越是洛阳的地头蛇出身,有他在好办事。徐庶是谋臣中唯一一个会些武功的,在乱局中严斌还要借重他的谋略。典韦是严斌的亲卫长,严斌到那里他也就跟到那里。
骑在奔驰的骏马上,严斌陷入了沉思。做为前世的现代人,严斌是很能够理解灵帝的痛苦的。灵帝、宋徽宗、明天启帝都是同一类人。原本就不是做皇帝的料,却被硬逼着做了皇帝,所以最后倒霉的就是天下人了。如果让灵帝按照自己的心愿做一个商人或许大汉的灭亡会晚上许多年吧。虽然灵帝有建“裸泳馆”和让后宫嫔妃穿开裆裤的淫乱做法和不顾民间疾苦聚敛大量钱财的恶习。但这些不仅应该由出身困苦的十常侍负很大的罪责,还应该由灰姑娘出身的董太后负很大的罪责。严斌记得史书上曾记载在灵帝初当皇帝时他的母亲董氏就老是鼓捣儿子多积攒一些钱财。虽说皇帝名义上富有四海,可是董太后却以为,与其让那些钱财散落民间,毕竟不如把它们攥在手里实在。最初,汉灵帝本性还是不坏的,他对母亲说:“您说得有道理。百鱼在渊,不如一鱼在网。可是,当鱼儿还小的时候,我怎么忍心捕捞它呢?所以,聚敛财宝也要选择一个富裕的年份吧?”
董太后却不以为然,她讲了一个故事。有一个渔夫在黄河里拉网,捕到一条小鱼。小鱼儿哀求说:“你看看我,长得这样小,请你暂且放了我吧!等到明年你再来抓我,你就可以得到一条大鱼啊!”渔夫回答说:“让我把到手的小利益放走,去指望没有到手的大利益,那才真是傻瓜呢!”
可见正是环境的影响才使得一个12岁的苦出身的小孩,最终变得如此贪婪和淫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