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而言之,在工业革命之前的农业社会,因为生产力水平低下,制造不出太多的剩余产品,所以不太会发生经济危机。但问题是,到了19世纪初,第一次工业革命在英国和西欧率先完成,而且立刻和资本主义结合,人类的生产力水平一下子突飞猛进。从此工人就可以制造出远超过自己基本需求的财富,资本家们则发现自己开始需要不停地操心生产过剩——虽然这很蛋疼。”
杨教授摊了摊手,“……从本质上来说,经济危机就是一种因为‘生产过剩’而造成的‘富贵病’——不是人类真的高风亮节到了不想吃得更好,穿得更漂亮,住得更舒适。而是在纯粹的资本主义市场制度之下,无法提供足够的购买力,必须想办法从外界来找到其它的购买力来作为补偿……否则就会出现传说中的资本主义悲惨世界——因为产煤太多,卖不出去,煤矿工人被迫失业,然后因为买不起煤取暖而冻死……
这听起来让人感觉很荒诞,但是没有办法,资本主义就是这样一个整天发愁生产力过多的坑爹制度。
早在马克思的青年时代,这一问题就已经发展到了很严重的程度——每一次经济危机爆发之后,工厂就会纷纷减产关门,机器设备的价格跌到和废铁差不多,而失业工人们则饿死的饿死,自杀的自杀,造反的造反……结果就出现了明明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百姓却流离失所、饥寒交迫的怪现状。按照传统的宗教和道德观念。这分明就是‘末世之兆’,说明整个世界都出了问题,需要来一次天翻地覆的大变革才行!
1848年的欧洲大革命就是这么闹起来的。当时爆发经济危机的年份已经比正常的年份都要多,而活不下去的无产阶级则是在全欧洲揭竿而起,甚至一度占领了大部分的工业城市,几乎颠覆了整个社会秩序——很显然,从当时的欧洲资本主义经济体制内部,已经是无法解决经济危机这一破坏性的大问题了。
于是,当时的马克思就觉得。既然资本主义容不下新兴的工业生产力,就该让位给新制度。现在工业化已经摆在面前了,能限制发展的只有购买力。那应该让工人组织公有制企业,多余的商品直接分掉,不就解决问题了吗?总之,马克思当时觉得资本主义已经快要到头了。让无产阶级接班只是个时间问题。”
“……但事实显然并非如此。苏联还要再过七十年才会诞生,而资本主义更是一直延续到二十一世纪也没有崩灭……”王秋皱着眉头说,“……难道是因为资本主义国家进行了体制改革,推行了福利制度?”
“……确实,虽然资本家自己无法解决经济危机的问题,但政府还是能够拿出对策的——政府可以在利润中收一部分税,然后转化为购买力,政府可以向富人收税转移支付给穷人。减缓经济危机的出现。政府可以立法限制最低工资,允许工会集体谈判。好减少剥削率,也就减少了一点购买力缺口。最不济,在国民经济大雪崩的时候,政府也可以站出来狂印钞票,把灭顶之灾变成水淹脖子的小问题……”
杨教授如此答道,但却又突然话锋一转,“……不过,这些宏观调控的措施,大部分都要到二十世纪才会被广泛应用,在十九世纪,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之所以得到缓和,主要应该归功于三个外部因素:
第一个因素,就是技术进步。马克思在当时并没有想到,从十九世纪下半叶开始,人类又开始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从蒸汽时代进入到电气时代,各项新技术如雨后春笋一般蓬勃发展:电报、电灯、电话、电动机、内燃机、汽车、石油化工、合成染料……很显然,生产技术的突飞猛进,逼迫着资本家们进行工业设备的更新换代,否则就会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之中被淘汰——而这种对设备的投资,也是一种巨大的额外购买力,可以在若干年内弥补供给与消费之间的缺口,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经济危机的发生
第二个因素,则是新市场的开辟。具体来说,就是中国、印度、土耳其等等‘东方世界’被西方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国门,成为了欧洲商品的倾销市场——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结果老祖宗上千年用丝绸、茶叶和瓷器赚来的白银,开始哗哗地倒流回西方,最后导致民国年间的乡村全面破产!
第三个因素,则最直接、最荒诞,最奇妙,也跟我们如今搜集古董的情况最相似——那就是金矿!”
说到这里,杨教授就变得一下子眉飞色舞起来,“……1848年,北美的圣弗朗西斯科发现露天金矿,1851年,澳大利亚的墨尔本也发现了露天金矿。这两个地方当时都是山高皇帝远的无政府状态,而且金矿埋得不算太深,不用太大投资就能直接挖到矿石,甚至不用打洞都能在河床里面淘金。于是,全世界的穷汉子们闻讯蜂拥而入,希望能一夜翻身。前者因此被中国人称为‘旧金山’,后者则是‘新金山’。
需要注意的是,跟旧大陆不同,美洲牛仔们人人骑马打枪,澳洲历来就是囚犯流放之地,居民凶悍无比,这样的地方,不管是先占矿脉的地主还是后来的财团资本家,短时间内都没法把这些金矿变成少数人的财源,只能眼睁睁看着近百万好汉满地发财。当时许多海船到了美洲和澳洲,刚到夜里就有一大半苦哈哈的穷水手逃下船去淘金,船长一觉醒来,发现人跑了个精光,连船都开不走。于是只好自己也去淘金了。
这种淘金潮对世界人民有什么好处?没什么好处,黄金不能吃不能穿,从整个世界的角度来说。粮食没多生产一粒,棉纱没多纺出一根,倒是少了成千上万的精壮人口去搞生产,简直是有害无益。
但另一方面,这场淘金潮对资本主义的世界有什么好处?救命之恩!资本主义缺的就是需求,需求就是货币。在金本位时代,黄金就是购买力!当然。根据前面说的消费递减原理,这些黄金如果是集中在几个大矿主手里,那只是给富人的豪宅里增加了金砖收藏。也增加不了多少购买力。但偏偏澳洲和美洲的金矿都在蛮荒之地,分散到了无数淘金者的身上,他们拿着黄金买吃买穿,就是响当当的购买力。这就好比是上帝雇佣了这些人口。给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注入硬通货。于是就购销两旺,经济危机一下子就缓解了。
你看,黄金这东西分明不能吃不能穿,开采它们反而要消耗劳动力,居然能缓解经济危机,促进资本主义世界的市场繁荣。这说明经济危机根本不是什么物质上的问题,而是人类自己给自己找别扭。黄金救世界,反映的是资本主义的荒谬性。马克思就是看到这种荒谬性。才提出要搞公有制和共产.主义,建设一个更合理的新社会……但非常遗憾的是。一直到咱们那会儿,这个新社会似乎还是没有建成……”
“……听上去确实是很奇妙也很荒诞……但这跟我们收集古董有什么关系?”王秋眨巴着眼睛问道。
“……有什么关系?关系大着呢!”杨教授答道,“……你不觉得我们如今穿越时空倒腾回去的古董珍玩和明清家具,跟淘金热时代挖出来的黄金很相似吗?同样是不能吃不能穿,同样是价值高昂、广受追捧。搜集它们的同样并非几个寡头富豪,而是成百上千的穷汉子——呃,虽然绝大多数的穿越者都还没潦倒到混低保吃救济的程度,但也基本没有哪个家伙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大富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