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天成也知道这样的情况,他认为出现这样的变化,是有利的,颇似几百年之后的大军区模式,地方上不需要驻扎那么多的军队,更不能分散驻扎,没有多少的战斗力,但南方出现这样的变化,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譬如说卫所占据的耕地,没有能够收回来,土地兼并的情况,更加的严重,军队集中之后,朝廷是不可能完全供养起来的,有限的军饷,不可能满足军队扩充的要求,也不可能练就出来精兵,所以这些负担,变相的加到老百姓的身上,让老百姓的负担更加的沉重,要不是南方有着良好的经济基础,过于沉重的负担,早就令老百姓造反了。
有意思的是,南方出现这样的情况,朝廷还很是高兴,朱由检几次说到了南方军队的整合,仿佛这就是成绩。
南方五个方面军队的总人数,达到了四十余万,兵力的总和,远远超过江宁营了,甚至超过了江宁营与边军的总人数了,出现这样的情况,傻子也知道是为什么。
对于这些军队,苏天成还是高度重视的。
史可法、马士英、左良玉、刘泽清和黄得功,在历史上,也算是著名的人物了,这些人之中,有名族英雄,也有败类,但穿越十多年之后,苏天成看清了这一切,他不再是求贤若渴的姿态,也不会轻易相信自身的历史知识了,任何的事情,都需要自身做出来分析之后,才有可能真正掌握情况的,所以,苏天成没有刻意去招募这些人。
史可法与马士英两人率领的军队,人数算是最少的,但恰恰是这两支军队,恐怕是最有战斗力的,南京京营与凤阳的京营,都是朝廷比较重视的,战斗力不可能太差,至于说左良玉等人统领的军队,既然是从卫所之中抽调的军士,那就说明,战斗力一般,甚至有可能是乌合之众。
皇上的圣旨之中,根本就没有提到这些军队,这也是苏天成需要考虑的地方。
剿灭后金鞑子,江宁营和边军,肯定要付出惨重的代价,一旦征伐取得了胜利,就很有可能是矛盾爆发的时候,按照朱由检和朝廷的想法,到时候,伤痕累累的江宁营,不一定是南方军队的对手,就算是想着造反,也能够被轻易的剿灭。
当然,苏天成是不担心这方面的,经过了血与火历练的江宁营,到时候将变得更加的骁勇善战,普通的军队,哪里是江宁营的对手,不要说南方的四十万军队,就是百万军队,也不会有太大的威胁。
小心行的万年船,不管如何的乐观,苏天成都是要注意这些方面的情况的。
出现这样的情况,苏天成也感觉到可悲,一方面需要全力以赴去征伐后金鞑子,彻底的剿灭后金鞑子,另外一方面,还要担心背后的“自己人”,担心南方庞大的军队,这种征伐的模式,太少见了,很不正常。
可惜这就是苏天成面对的局势,不可能改变的局势。
当然,面对这样的局势,苏天成也不完全是坐视不理,驻扎在台湾的两万江宁营将士,是最大的后备军,其次还有福建的军队,通过熊子健的努力,福建泉州等地,已经招募了两万将士,这些将士,虽然还没有正式进入江宁营,但从本质上面来说,也是江宁营的将士了,而且在福建驻扎有两万将士,占据了泉州这块地方,也就是令江宁营在南方有一块基地,不至于无立锥之地。
所有这些准备,与征伐后金鞑子没有关系,但又必须要做准备。
苏天成感觉到了无奈,他不想这样做,但事实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为了保全自身的命运,为了大明王朝的未来,他必须要狠心,必须要坦然面对今后面临的事情。(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