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觉得没问题的时候呀,皇太极却是气的吐血,有蒙古尔泰这样的兄弟,哪个皇帝受得了?这第一次破口这么重要的时候,一路顺利,收获多多的时刻,蒙古尔泰却用阴谋置身事外------不对!皇太极猛然想到蒙古尔泰这厮就是有便宜就上,有危险就跑的人,会因为爱惜包衣,反对屠城而和自己闹翻?
鬼才相信呢!一定是蒙古尔泰知道这次进关凶多吉少,所以才冒着自己大获全胜之后召开满洲贝勒大会兴师问罪的危险!
那么这次进关的风险来自于哪里呢?袁崇焕的关宁军不过只能自保,关内的汉军和鸭子无异,看上去一片大好的样子……
对了!皇太极猛然想到,自己知道蒙古尔泰在满洲被刘白羽严密封锁的时候,也能弄到一些仙丹-----当然,这不代表蒙古尔泰和刘白羽有什么勾结,但是刘白羽手下人和蒙古尔泰有没有联系就难说了.
皇太极自然知道,刘白羽以待人宽厚出名,这次受伤之后还有十几万佃户带着兵器逃走的事情,可见刘白羽治家一点不严格,和满洲严酷的军阀根本没法比,而且刘白羽孤身一人,没有可靠的班底,身边人素质参差不齐是必然的,蒙古尔泰通过刘白羽的身边人了解到一些他的情报是完全可能的.
那么,这次进关可能要面对刘白羽本人?皇太极倒吸了一口凉气——刘白羽克济州,败日本的事情是众所周知了,朝鲜也就罢了,战斗力还不如明军,这日本武士的战斗力可是皇太极深深知道的,如果不是李成梁的东北军在援朝抗日中损失过大,满洲也未必能顺利起兵!
刘白羽私兵的战斗力,皇太极也听了不少,所谓的高头大马皇太极是不太相信,当做笑话看的——一般老百姓没见过马,只要不是矮小的果下马,在他们嘴里都是高头大马!汉地真有这样的高头大马,还从蒙古引进战马干嘛?
但是另外一点,皇太极就很忌讳了,刘白羽私兵的披甲率实在惊人,据说长枪兵这种炮灰都是穿着铁甲的,号称铁甲军,至少三千以上!
满洲虽然也有这样精锐的披甲部队,人数也有三千,却是八旗最心肝宝贝的家底,皇太极都不舍得用,而且因为满洲缺钱,所谓的精锐的披甲部队也是纸甲,披甲,锁甲,钢甲一起凑数的,全钢甲那种奢侈品,只有六百多人.
虽然装备好不代表战斗力高,可是铁甲军这种存在,至少意味着,士兵的体力相当好,底子不错,这种士兵只要有素质一般的军官训练,有基本的纪律和士气,那都是相当难对付的存在,皇太极作为当代军事家,自然懂得这些.
只不过军事毕竟是政治的延伸,对于刘白羽的动作,皇太极始终看不明白,按照他的理解,刘白羽有如此之多的精锐披甲部队,完全该出来争夺天下!如果说自己和刘白羽换个位置,就该和满洲议和,接着满洲之力席卷北中国都是易如反掌的事情!
而且崇祯对刘白羽很不地道,刘白羽遇刺之后,崇祯连个例行的慰问都没有,只怕确认刘白羽死了,就会抄刘白羽的家,如此强烈的恶意,刘白羽就是现在造反都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难道说刘白羽读书读傻了?读出来了个愚忠?皇太极不这样看刘白羽,他的著作虽然打着儒家旗号,但是实际上是法家的东西,利害得失处处都在,根本就不是儒家礼仪典章那套,这种人教出反贼可能,自己读出来了个愚忠?开什么玩笑?!
只是绞尽脑汁,皇太极也没找到刘白羽的踪迹,毕竟这年头没有电报电话,摄影器材,对于一切敌人的行动只能靠统帅根据残缺不全,甚至错误的信息去猜——基本和女人恋爱一个路数,很多人时候诸葛亮去认为历史人物这个傻,那个笨,其实就是不知道自己是知道了答案去俯视,和身在局中的人不是一回事啊.
这次进关,因为崇祯高呼天下勤王军勤王的原因,乱七八糟的部队比比皆是,皇太极虽然猜出刘白羽的部队很可能隐身在某一只部队之中,却是根本猜不出是哪一支!
那就索性不猜了!皇太极干脆绕开一团乱麻的军事,直接在政治入手,一方面大肆宣扬满洲这次进关,是因为崇祯昏庸无道的关系,给崇祯列出了若干罪名,加上崇祯不尊师重道也不是什么难事.另一方面,皇太极派密使去刘家庄见刘白羽,对刘白羽一家死在自己老爹手里极为抱歉,同时劝导刘白羽向前看,一起反明,满洲只要辽东即可,双方约为兄弟之国!
因为皇太极被蒙古尔泰气的重病,又要猜测刘白羽的动向,于是这几天就干脆静止不动,等到皇太极恢复健康的时候,满洲大军终于动了!
就在此时,袁崇焕,祖大寿所在的关宁军据点.
“督师!大捷!大捷啊!斩首敌人三百多首级,歼敌近千啊!”
祖大寿满脸红光的说道,毕竟和满洲交战,关宁军就是有斩首也是靠人多欺负人少,而且砍了头之后也是赶紧跑路,这次正面对决,压的满洲人抬不起头来,可是多年来少有的一次!
“什么大捷!我们自己损失也有六百人!而且这死的都是蒙古人,满洲人不到十个,蒙古人只要有钱,到处都是,这种大捷再打几个,关宁军就散花了!”
袁崇焕冷冰冰的说道,让营帐里的气氛冷却下来.
十一月十二日,辽东军哨兵在马声桥遇敌,击败了敌军,因为满八旗没有大规模出动,只有蒙古牧民和少量满八旗的联络官在,被关宁军吃了个爽的,关宁诸将乐开了花,庆功之余,大肆吹嘘,却被袁崇焕当头一泼冷水浇下来。
袁崇焕说的是实话没错,不过这也让关宁军诸将的士气颇受打击,袁崇焕的亲信周文郁一看气氛不对,只好转移话题对袁崇焕说:
“后金军队既然出现在马声桥,那里离蓟州城只有二十里,这肯定是他们的前哨部队,大军肯定就在后面,我们应该迅速准备迎敌。”
“后金狡猾,喜好埋伏,我等既然小胜,就不要贪功了,守个严实即可!”
袁崇焕觉得这又是皇太极的小把戏,这次小败不过是诱饵罢了,还是稳妥为上,于是选择在地势险要的蓟州城东楼驻扎待敌。
祖大寿觉得袁崇焕的选择不妥:
“督师,我觉得我们该去防守蓟门一线天天险,毕竟满洲要是从蓟门一线天天险过去,就是京师了啊!”
“蓟门一线天天险?”袁崇焕陷入了沉思,毕竟蓟门一线天天险也是相当险要,而且守卫那里,也能完成防御北京的政治任务.
蓟门一线天天险的出口大约三里宽,其中适合战马和手推车通过的中央平坦通道大概是从西山山脚到东面的湖泊,这段距离约一千米宽,蓟州县城的城墙则正对着这个一千米宽的出口。两者间距离不超过两里,两万多关宁铁骑如果移师城外去堵口的话,平均每一米可以站二十个人。
袁崇焕到来以前,刘策指挥的五千真定军就是在蓟门一线天天险防御,刘策认为自己一直把后金军的主力死死地堵在蓟东。
毕竟刘策觉得即使是指挥部队出城防御,平均每一米也可以站五个人,所以后金一直没有找到“潜越”的机会。在袁崇焕到来之前,刘策对堵住后金的进兵之路也一直很有信心。
“不能去!还是在蓟州城东楼驻扎为好!”袁崇焕思考再三,还是驳回了祖大寿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