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国号!
“齐国!”姜军沉吟道:“柱子,把历史上出现的齐国资料找出来,我们研究一下!”
说起来,国号重复的情况其实并不多见,姜军自己都没有太多的印象,一般就没有同名的朝代都比较出名的。
最熟悉的自然就是刚刚被姜军拿下的魏蜀吴三国了。
姜军麾下的魏蜀吴自然不用多说,但是对应的更加久远的帝国却是更加强大无比。
最先出现的魏国,是周武王灭商后分封的诸侯国。国君为姬姓。魏国故地在今山西芮城县北。
公元前661年(晋献公十六年),魏国被晋献公攻灭,把它封给毕万(战国时魏国国君先祖)。《诗经·魏风》当中的“魏”指的就是春秋时代的魏国,而非战国时期的魏国。
接下来则是最为强盛的魏国,战国七雄之一的魏国。
魏国是中国战国时期的国家,属于战国七雄之一,前期都安邑,后迁都大梁。它的领土约包括现时山西南部、河南北部和陕西、河北的部分地区。当时它西邻秦国,东有淮、颍与齐国和宋国相邻,西南与韩国、南面有鸿沟与楚国接壤,北面则有赵国,地处中原四战之地。自魏惠王由安邑迁都到现在河南开封的大梁后,魏国亦称梁国。国君姬姓魏氏。
这一代魏国的地位和齐国并列,实力之强盛毋庸置疑。
吴子吴起任事多国,也曾经在魏国有过很大的一段仕途。
法家大师李悝则是真正的魏国政治家。
鬼谷兵家大能庞涓,虽然多次遭孙膑挫败,但是才能却是毋庸置疑的。
四公子之首信陵君魏无忌,名传天下。
乐羊、西门豹、子夏、翟璜、魏成等人具是大才。
也是这个时期的魏国名闻天下,后世也沿用这个国号,也多有借此魏明帝因素。
接下来曹魏自然不用多说。
下面则是五胡十六国时期的短暂王朝。
说起来,后面的那些个魏国,太过短暂,姜军对于这些多国并立或是不断交替的国家却是没什么了解。
五胡十六国、南北朝、五代十国等等一系列的王朝姜军就不是很清楚。
说起来,这个魏国虽然短暂,但是却也是有些名气的。
这个魏国的建立者就是赫赫有名的武悼天王冉闵。
冉魏(350-352)建立者冉闵,字永曾,魏郡内黄人,父瞻原属乞活军。闵为石虎养孙,改姓名石闵,是石赵统治集团中较重要的将领,以勇敢善战著称。
349年石虎死,诸子争立,互相残杀。闵乘后赵政局混乱,又得大司马李农之助,于350年正月杀石鉴,自称皇帝,国号大魏,复姓冉氏,仍都邺城,史称冉魏。石鉴死后,石祇据襄国称帝,联合羌酋姚弋仲和鲜卑族前燕慕容儁,与冉闵常相攻伐。351年石祇为其部将刘显所杀。352年闵攻破襄国,杀刘显,消灭了后赵的残余势力。其时,前燕慕容儁势力渐盛,南下冀州,冉闵率军抵抗,兵败被俘,前燕军攻入邺城,冉魏亡。
五胡乱华这段时期,姜军也只是知道是一个少数民族霍乱天下的时期,中原百姓受到了很大的迫害,
接下来则是北魏拓跋氏。
北魏(386~557年),是由鲜卑族拓跋氏建立的封建王朝,是南北朝时期北朝第一个朝代,又称北魏,拓跋魏,元魏。早期国语鲜卑语,初称代国,386年,拓跋部首领拓跋珪建立,改国号为大魏,建都平城。439年,统一北方。493年起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皇帝改姓元。534年,分裂为东魏与西魏。北魏时期,佛教兴起,佛教得到空前发展,迁都洛阳和移风易俗,促进了北魏的封建化和民族融合。东魏武定八年,高洋废孝静帝,代东魏自立,建立北齐。西魏于恭帝三年被权臣宇文护逼迫禅位于其侄宇文觉,北魏历史正式宣告结束。
拓跋氏自称是黄帝后裔,黄帝发源地为战国时魏国所在,又“魏”有美好之意,故以此名国号,同时含有续曹魏,对抗东晋政权。以其领土位于中国北方,又是北朝的第一个政权,故史称“北魏”。为别于此前的曹魏政权,某些史书因此别称为“后魏”,但由于史学界不称曹魏为“前魏”,故“后魏”之称很少使用。又以其王室姓拓跋,后改姓元,故又别称拓跋魏、元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