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夫子没有再说什么,仍旧躺在椅子上。谢湘见夏雪宜出去后,把今天的事和谢夫子问夏雪宜的话,翻来覆去想了想。却没有什么头绪,只能继续站在哪里扮蘑菇。
今天爹的心情不好是很清楚的,他可不想去触了霉头。反正既然把他留在这里,那肯定有什么事。
果然,过了大概一炷香的时间。谢夫子用有些艰涩的声音,似乎是问谢湘,但又似乎是问自己道:“读书,是为了什么。”
“爹爹不是教过我吗,读书自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
谢湘义正言辞的说道,为什么读书这个问题可是因人而异的。假若是问他的话,像这样冠冕堂皇的理由可以说很多,保证动听又感人。可是实际上,他一直愿意读书,真正的原因就是为了不为人下。
他谢湘就是这么实际的人,没有那些伟人的为国为民。
或许有些事到临头的时候,他会一肩挑起来,但哭着喊着要去报效国家,对他来说,绝不可能。
不过谢湘当然不会傻兮兮的就这么说了,据他所知,自己老爹骨子里可是一个标准的古代书生,清高自傲,忠君爱国。要是自己说的那么庸俗,指不定被怎么教训呢。
所以还是乖巧一些才好,至于自己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自己知道也就够了。
“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呵呵,呵呵。”谢夫子声音有些压抑,“哪有那么容易,这世道,万般不由人啊!”
谢湘无话可说,他自然知道不易。若是易的话,谢夫子现在,也不会在小村子里教书度日了。
认真的说,自从谢湘得知自己无法练武,且爹娘一心要自己走科举之路后,他曾仔细的思考过一些事。不管怎么说,他都是华夏子孙,是个男儿。对于国家,他有着不可摒弃的责任。但报国之人也分为几种。
一种,是纸上谈兵。如果一个人,只是凭着一腔热血就想报效国家,不去联系实际,空有理论。这样的人,也只适合纸上谈兵,若真要他去为国为民,那坑坏的还是社稷。
一种,是目下无尘。水至清则无鱼,人之情则无徒。
读书人若想报国,必得涉足官场,而官场,就是藏污纳垢的地方。
若是太过强求完美,那么只能是一块无瑕玉石,而玉石,则为玉碎。这种人,留下来的只能是美名。或许能唤醒人们些许良知,但可能太小,代价太大。与当时社稷,无半点益处。
一种,是知行合一,王阳明心学里的知行合一。只有一个人,善于忍耐,善于为人处事,也善于坚持。才能真正的做到为国为民。就如明史里的徐阶,他用忍耐,得到了皇帝的信任,也用坚持,一举除掉了严嵩。
而谢湘既不会去做一二两种人,也自知做不到第三种人。他求的东西,只有他自己知道是什么。他会力所能及的报国,但拼尽所有,却绝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