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笔趣阁>历史小说>大清兴衰录> 第10章 斯德哥尔摩症患者范文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章 斯德哥尔摩症患者范文程(2 / 2)

虽然从种种迹象表明,范文程不介意。

但是小心谨慎总是没有错的。

所以多尔衮不干了,多尔衮的志向是取明代之,拉拢汉族知识分子是必须的。这个问题不处理好,会出大问题的。不仅少了个智囊,一旦舆论宣传搞不好,还容易引起反感。毕竟共产共妻不是一般人能接受的。

因此多尔衮对此次事件进行了严肃处理:罚多铎银一千两,夺其十五个牛录。相当于现在罚款60万,夺了4500人的兵权。

多尔衮的信任让范文程又一次感动了一把。

虽然范文程人品不行,但是不得不承认,这个人跟着皇太极十几年之后,是很有战略眼光的。

在李自成还没打进北京的时候,他就讲清了四个问题:

1、明朝必亡

2、未来面临的形势是和流寇争天下。

3、良机难得,稍纵即逝。

4、改变过去抢劫屠戮的方针,创“大业”,不能再行杀戮,一定要收人心。

多尔衮正是在范文程的建议之下出兵的,出兵的途中遇到了吴三桂的信使。

可以说,如果不是提早五天出兵,吴三桂已经溃败,李自成已经占领山海关休整了。到时候只能跑过来看一看打道回府。

所以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的。

在得到北京已经被攻破、吴三桂派人来借兵的情况下,多尔衮拿不定主意,范文程此时正在后方养病,这个时候多尔衮把还在养病的范文程招了过来。

多尔衮本来是很犹豫的,清军这次的作战行动,本来是为了夺北京取中原,现在李自成先占领了北京,而且还直捣山海关,过去清兵三次兵临北京城下,都没有得手,现农民军能打进北京,其军战斗力不容小觑,打不打得过农民军,很难讲。

正是在这犹豫不决的关头,范文程讲明了清军必能打败李自成农民军,获取大胜,并再次强调禁止杀掠收买人心,从而坚定了多尔衮进军的信心和决心,多尔衮由此决定收降吴三桂,迎战农民军。

清军能打进北京,范文程立下了汗马功劳。

进了北京以后,由于满清以前的劣迹,加上一些民族主义的情绪,社会是混乱的,人心是不稳的。

真正面临这个复杂的状况,多尔衮也是抓瞎的。

虽然他不懂,但范文程懂啊。

于是在范文程的主导之下,实施了一系列争取民心的权术。

第一,以为崇祯皇帝复仇标榜(奇怪,和崇祯打了十几年,竟然打成了朋友),进京后的第三天就下令:“官民人等为崇祯帝服丧三日,以展舆情。著礼部、太常寺备帝礼具葬。”

第二,不管白猫黑猫,只要投降自己的就是好猫。不管是明朝官员还是大顺政权官员,只要归附清朝就官复原职,甚至加官晋级。比如说一个叫冯铨的人在天启年间依附魏忠贤,爬到大学士,崇祯初革职为民,多尔衮入京后即以书征至,委任为内院大学士,而且因为他熟悉朝廷典故排名第一,位列范文程、刚林、祁充格、宁完我之前。冯铨受宠若惊,请求将名次移后,多尔衮说:“国家尊贤敬客,卿其勿让。”

事实证明,经过明朝两百多年的折腾,有骨气的是少数。多尔衮这个求“贤”若渴的方针,是非常成功的,可以说正是这个方针,让清朝在关内站稳了脚跟。

第三,规定各地征收田赋一律按万历年间册籍,停征崇祯时期加征的辽饷、剿饷和练饷。当然这个纯属顺水推舟,本来这就是崇祯为了打满清钱不够征收的东西,现在当然可以免掉。但对下层的农民来说,这个政策实在是太人性化了。

这些政策,可谓瓦解民心于无形。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汉族居民记忆犹新的清军三次深入内地屠杀掳掠的残暴形象。甚至很多官员都觉得满清政府非常的“贴心”。

本文由小说“”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