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下一个目标,张献忠2
当时的清朝,正准备大举入关,大家都同仇敌忾,豪格的这些流言蜚语比较让人反感。。多尔衮是个多么精明的人,怎么会放弃怎么好的搞臭豪格的机会。于是多尔衮召集诸王大臣会审,豪格天天说多尔衮的坏话,多尔衮现在是摄政王,这不是图谋不轨么?大帽子一扣,豪格是完全没法辩解的。
图谋不轨,这个罪名是相当严重的,就是把人往死路上逼。于是天天和豪格喝酒吃肉的一帮人比如固山额真俄莫克图、议政大臣杨善、伊成格、罗硕等,均以“附王为乱”的罪名被咔擦了。豪格本人也差点送命。据说是各位大臣都建议把豪格杀了,只是由于幼帝顺治念及这位长兄的骨肉之情,终日啼哭不食,才使豪格免于一死,但是受到没收七牛录人员、罚银五千两(300万人民币左右)、废为庶人的重惩。
后来顺治迁都到北京,再次举行即位典礼,大封诸王。念在豪格立过不少战功的份上,恢复了肃亲王爵位。但是经过这下子折腾,豪格的实力严重受损,名誉也大不如从前了,实在得不偿失。
豪格毕竟是皇太极的长子,以前的战绩很是出色。朝廷中要制衡多尔衮的势力是不希望豪格就这么一蹶不振,比如济尔哈朗,当年也是二个摄政王之一,多尔衮你想要独揽朝政,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明的不行,小动作还是可以使使的
对于豪格来说,这次西征正是可以重振名声的好机会。所以在济尔哈朗的建议之下,豪格被封为靖远大将军,带领衍禧郡王罗洛浑、贝勒尼堪等人西征。
各位同学们千万别以为济尔哈朗的小伎俩,瞒过了多尔衮。
后来的发展告诉我们,济尔哈朗在多尔衮面前,除了装孙子,如果要搞小动作那是找死。
多尔衮之所以能同意豪格出征,并不是因为他良心发现,而是多尔衮有更大的计划。
豪格的特点基本上和阿济格有点差不多,毕竟少数民族的人比较单纯,不是每个人都像多尔衮和多铎这样会思考人生的。
所以对于这样的人,犯错误是必然的,不犯错误是偶然的。
如果要让这样的人犯大错误,那么多给他点事情做做,让他做的事情越大,他犯的错误也越大。
及时是小错误,话语权掌握在多尔衮手上,也可以让这个错误变成十恶不赦的大罪。
更何况,豪格身边还放了个何洛会,不怕他翻出什么花样来。
于是多尔衮大笔一挥,豪格率领何洛会、吴三桂等满汉大军出征!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这次豪格出征就是个阴谋,但是这不妨碍豪格开始了他人生中最辉煌的军事生涯。
若论战功,豪格在满清入关之后可以排名第五。之所以是第五,实在是前几位不太容易能超越。
不过在清军还没和张献忠的部队开打的时候,由于张献忠这个人实在是不太受欢迎,所有的人都看他不太顺眼,他又特别喜欢惹是生非。所以他已经先和别人先干上了。
要说明的是,张献忠这个人虽然完全不讲道义,但是由于他到处抢劫,实在是很有钱,还是聚集了一大批军队的,而且要抢劫,必须要有强大的武力做保障,所以张献忠的军队的战斗力是比较不错的。
张献忠在十几年的造反生涯中,收养了四个养子,孙可望,刘文秀,李定国,艾能奇。建立政权之后,这个人分别被封为平东王,抚南王,安西王,定北王,各领一支军队。历史告诉我们,张献忠能成功,不是一无是处的。他的眼光还是很不错的,这几个人将成为这个时代比较亮的明星。
鉴于张献忠同志的前科实在是比较恶劣,搞得大明朝的地方官员惶恐不安,人在面临巨大生存压力的时候,就比较团结。
因此,一批大明地方官员如曾英、李占春、于大海(这些人都是打酱油的,大家不必了解得太过仔细)等等抛弃所谓的党派之见,建立了抗击张献忠统一战线,纷纷聚集兵马,袭击大西军。
大明这边是无时无刻盯着张献忠,想揍他一顿。而张献忠也有想揍的人,他盯着大顺。
我们都听过一个成语,叫做得陇望蜀,现在张献忠占领了四川,就是蜀,这次和以往不同,这次老张同志建立了政权,就是不想当流寇了。汉中属于李自成的地盘,对于张献忠来说,那个地方就是陇。
李自成得了陇,那不就是准备望蜀么?
不行!如果不把汉中取下来,那睡觉都睡不好。
因此张献忠同志主动出击,命令孙可望攻取汉中,结果寡不敌众,他自己亲自率领部队去增援,结果还是被击败。
正当张献忠准备进一步攻击汉中的时候,大明的军队乘着张献忠的防守薄弱的时候,果断从南面北面进攻,老张同志顾此失彼。没办法只能拆东墙补西墙,谁让老张同志这么不受人待见呢。
所以当清军决定平定西南的时候,张献忠同志忙得很,正在到处开战。
豪格无愧于满洲人骁勇善战的称号,在他的统领下,满清以优势兵力,直取汉中——就是张献忠想打没打的下来的地方。
这一过程实在没啥好讲的,因为大顺军在张献忠打击之后再面对满清的军队,基本上就是以卵击石,加上清军采用最擅长的突袭和包抄的打法,很快汉中的大顺军就被击溃。
豪格5月份就占领了汉中。
占领了汉中之后,鉴于在这次攻打汉中的战斗中,表现最突出的是大将尼堪,尼堪充发发挥清军的特点,以最小的代价取得了最大的成果,豪格派他统领一支军队继续追剿汉中的大顺军残余部队。自己则向秦州出发,经过两个月的努力,彻底平定了陕西。
下一步,就是四川。对于长期被多尔衮打压的豪格来说,他正是憋着一股气,这股气,将完全洒给张献忠。
对于张献忠,人不到临死关头,通常搞不清方向。所以才会有回光返照一说。
想想这一辈子,其实大明朝也没有特别亏待自己,自己也就是看不惯一些官僚可以吃香的喝辣的,而自己却只能喝稀饭,一直怀恨在心,所以对明朝的官吏毫不留情。
对于张献忠这个人,原来我一直不是很理解。直到后来走上社会,见识的事情多了,才大概有点明白。
这个人,走上造反的道路,其实是个很偶然的事情。
他本质上是个愤青,自己也不知道人生到底是什么方向,只知道对现状很不满,不知道该怎么解决,所以采取了比较极端的方法报复社会,见到大官,见到看不顺眼的人,就想砍了解气。他觉得砍了这些当官的,没人贪污了,也算是为老百姓做了点有益的事情。
所以,他的部队也没什么政治纲领,打到哪里,抢到哪里,杀官杀到哪里。
然而他却不知道,其实自己就是一个危害社会的人。比如经常破坏大明朝的gdp,搞点恐怖活动。
直到清军过来剿灭自己的时候,他才发现,原来这个世界上除了愤世嫉俗,报复社会,还有很多可以做的事情。
用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看,就是张献忠同志意识到了阶级矛盾就是小打小闹,民族矛盾才是头等大事。
所以当了十几年流寇的张献调转枪头,决定抗击清军。
由于南明实在是讨厌张献忠,因此不把张献忠赶出四川决不罢休。纠集了一大批部队准备继续和张献忠纠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