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笔趣阁>历史小说>大清兴衰录> 第21章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1章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1 / 2)

第21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康熙的形势大好,吴三桂形势很不好。

吴三桂一开始打得口号还是匡扶明朝,但是后来渐渐的他就漏出了自己的狼子野心。他并没有称自己为后明什么,而是把自己的国号定为“周”。

关于为什么定国号为周,其实我一解释相信大家都能明白。我国历史上在奴隶社会时期,有个两个朝代:西周和东周。

东周就是我国的春秋战国时代。周代的创始人就是我们所熟悉的姬昌,就是周文王。吴氏的起源之一,来出自姬姓,吴三桂以“周”为国号,他的想法一目了然,一直以来,吴三桂就是一个迷信武力的人,对他来说,民心就是狗屁,谁有力量,谁更狠毒,谁就能控制一切!

所以,当他取得了一点成绩之后,他就急于和明朝脱离关系。所以他定了自己的国号,而且为了说明自己的贵族血统,他选了这个视为华夏正统的周。

吴三桂可以说是撕掉了最后一丝遮羞布。

三藩中的其他两藩,一直以来的行为模式都和吴三桂相同,对他们来说,谁更有实力,他们就依靠谁,他们也都是一群迷信武力的人。

应该说这样的行为模式,固然是在乱世生存的法则,但是吴三桂一直以来,毫不讲究最基本的道义,所以他并不能让所有的人都真正心悦诚服地跟着他混。普通老百姓或许没有力量反对吴三桂,但是这个世界上还有有人有这个本事的,他就是郑经。

要知道,虽然郑经行为不太正经,他的实力也不算强,台湾这个时候的gdp也很低。但是作为一个没有投降大清,一直以来奉大明为正统并且还被封为延平王的人,他在吴三桂面前,是有心理优势的,在他看来,吴三桂只不过是个投机分子,他能和吴三桂耿精忠合作已经给足了他们面子了,要他心甘情愿拥护自立的吴三桂,吴三桂似乎还没有这样的号召力。

郑经认为,就是自己当皇帝,也比吴三桂要合理得多,毕竟自己具有别人都没有的“贵族”身份。

而且再郑经字典里面,也不存在什么唇亡齿寒的道理,在他看来,内部领导人的问题是第一位的,所谓的民族矛盾是第二位的。

所以,在这个问题上,可以说吴三桂和郑经是格格不入。

而且郑经,由于长期居于海外,一得到到大陆来的机会,简直是兴奋坏了,在他面前,大陆就是肥肉,不捞一笔实在对不起自己辛辛苦苦带领船队过来打劫。

所以虽然郑经不太服气的人是吴三桂,但是受苦的是耿精忠,没办法,谁让我们接壤呢。

何况,郑经和耿精忠本来就有矛盾。

这个矛盾要从耿精忠邀请郑经过来合作经营开始说起。

要论军事实力,郑经还真不怎么样。耿精忠一开始还以为郑经实力很强大,所以他积极地和郑经开展合作经营。等到郑经派部队过来,耿精忠一看,差点笑掉了大牙:这台湾也太穷了,“兵不满万、船不满百”,所以耿精忠很看不起郑经。

但是作为一个没落的贵族,郑经是有自己的清高的。

我记得曾经看过一部电视剧,里面对没落贵族的心态描述的非常到位。这个电视剧叫《双城生活》,是马伊琍主演的,那个时候,文章还没有出轨。扯得有点远,里面马伊琍的婆婆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马伊琍的婆婆嫁到了一个钟表世家,到了她丈夫这一代,家族实际上已经衰落,但是依旧有底气和骄傲,所以这个人自以为是,即使家境一直一般,但是撑死了也要小资到底。她会去老牌子的咖啡馆喝下午茶或者咖啡,会老朋友,逛外贸小店,会弹钢琴,讲究吃西餐,努力保留着一些老上海人一直贵族气质。即使做人再辛苦,但是面子绝不可以丢。

郑经大致就是这么一个状态,在他看来,吴三桂等人最多只能算是迷途知返的臣子,自己才是名副其实的王爷。所以郑经坚决要求自己当盟主。但是在耿精忠看来,这个人真是太好笑了。

在当年,台湾就那么一个岛。郑经就是一个岛主,派了一万兵马,还和我装模作样?做你的清秋大梦吧!

他越来越后悔当年的决定,早知道不和郑经搞合作经营了。从此双方谁看谁都不顺眼,互相开始交恶,最后为了一座城兵戎相见,这座城池叫泉州。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