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评论文章里以调侃的语气,说出了香港人的尴尬,既盼着政府放开土地供应,能让大家住得起大房子;又怕房价一落千丈,自己的账面资产急剧缩水。
不得不说,李家明被萧大人枪毙了的毕业论文,经过Sohu几个财经评论记者的修改,变成了一系列不犯忌又极具可读性的评论文章,不但给Sohu赚了海量的点击率,还进一步确立了其经济新闻的权威地位。
文章合为时而著,大学开始与社会接轨,但毕竟没有社会上的市侩,把富人当太大的一回事,大多数人只佩服那些真正有才华的人。李家明这几篇署名评论文章,让被他揍了那几个清华男生深为佩服,给他们的同学、女友吹嘘——跟这样的猛人打一架,也算是三生有幸。
可文章写到这,也就完了,就象刚刚兴起的网络小说一样,看得正带劲时突然太监。
这怎么行?
无数网民在文章后面留言,强烈要李家明同学继续写,有人甚至留言‘我们网民用鼠标把你们变成亿万富豪,你丫的赶紧服务于网民。’
继续写?
开什么玩笑?这又不是写新闻报道或小说,一篇论文需要多少查阅多少资料、建多少数学模型、费多少脑子?已经回了美国的李家明正事都忙不过来,哪有时间写这些东西?
可眼看着栏目的红火,总不能让它冷下去吧?急了眼的陈同他们,只好把李家明以前写的论文都找出来,组织编辑们进行修改润色,去掉那些深奥难懂的理论、数学模型,以尽量符合大众口味。
可他们这一找,事情就越发搞大了。李家明以前在学校读书时,那真是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除了忙自己的事业外,其余的时间几乎都花在了学业上。他写论文比别人更具有优势的是,他能从记忆里的东西逆推,然后从目前的现实找到还处于荫芽的东西,然后进行推导、论述,使其逻辑缜密;而且相当多是与主流媒体推崇的东西相反的,也大多是被他导师萧大人枪毙掉了的。
比如关于年轻人创业的问题,主流媒体是鼓励年轻人创业,而李家明的看法是顺其自然,不提倡、不鼓励、不阻拦。甚至连政府的扶持政策,他都认为是新的权力寻租市场,因为真正的创业者是在市场里冲杀出来的,根本就不可能靠政府的扶持能发展起来。大量的资金投下去,只会让无数的权贵及其附庸得利,与其这样还不如用于发展基础设施。
比如国内刚刚冒出声音的廉租房建设,也被他批得一无是处,而且断言在权力的操纵之下,极可能出现廉租房前停宝马、奔驰。
而他推崇的是政府不要去作为,把经济交给市场自己去调节。政府的各种积极作为、调控,其实就是添乱。
为什么?
这是个官本位的社会,大量精英进入官僚系统,因而有强烈的创新冲动。创新成功,创新者升官发财,创新失败,那就是交学费。
这些被萧大人枪毙的论文,就是借陈同一个胆子,他也不敢正式发表。可这些论文即若被他们从李家明的同学、老师那找出来了,就不可能还象以前样束之高阁,很容易通过编辑的笔在Sohu的经济论坛上流传出去。
经济大家!
靠着那十几篇不适合公开发表的论文,李家明在社会精英层中成了才华横溢的、真正的经济学家,而非是只会打嘴仗、唯上是从的知名经济学家。至于他争风吃醋的风流韵事,也成了他们的茶后谈资,付之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