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遥他们上的是主车的第三节车厢,里面布置得就像一个大客厅一样,庄重低调,各种用得着的家具一样俱全。
王中浦等两位老人坐好,看了下时间,便上前请示:“首长,现在是九点钟,我们是否可以出发了?
“小王,这次就是和镇东一起去南边看看,行程方面由你们安排,不用事事都请示的。出发吧!”
一九九七年六月三十日,上午九点钟。从燕京火车站,载着两位老人的专列缓缓地驶出站,在京九铁路上,而平稳地向着南方奔驶。
列车上,楚老爷子和老首长面对面坐在柔软舒适的沙发上。两位老人相识、相交已经六十年了。这是一段弥足珍贵的友谊。即使两个普通人,能够相知、相交六十年,都是难能可贵的。更何况这两位老人,都在中国的政治版图中,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
两人见面之后除了闲聊之外很多时候,都在交流着对于往昔的追忆,还有对某些问题的看法。
列车行驶得很平稳,在车厢里面根本感觉不到车子的震动。再加上整个车厢的装饰,就像是一个大会客厅一样,因此坐在里面,如果不打开窗帘往车窗外看去,甚至感觉不到车厢的运动,似乎坐在家中一样。
萧遥和王中浦等陪同人员都静静地坐着,认真得倾听着两位老人家聊天。
一开始还只是闲聊,他们回忆着战争岁月的往昔故事,还有那些牺牲了的战友们。后来又谈起了南港即将回归,国家和民族背负的一个耻辱即将成为过去,两位老人都非常地高兴。
萧遥听着两位老人的话题,脑海中,相应地也浮现出了各种各样的历史场景,不过有些不同的是,他脑子里的场景竟然都是那些主旋律影片的画面。
随后一想也是,自己是建国后出生的,对于那些历史事件的认知,自然都只是在电影中了解过。也正是因为这样,萧遥此刻又一种自豪感。面前的这两位充满了力量的老人,曾经做出了多么辉煌的事业啊。仅仅只是听一听,想一想,身体里就有一种热血沸腾的感觉。
萧遥环顾四周。车厢的里面。那些坐着的工作人员,大家都以两位老人为中心,全都认真倾听着两位老人讲话,脸上都露出向往、敬佩的神情。
这些人,无论是副部级的王中浦,还是一般的工作人员,在两位老人面前,心中都充满了崇敬。
两位老人的话题,渐渐地从回忆过去,变成了讨论现在,甚至展望未来。于是就有关工作人员,开始认真地记录起来。虽然两位老人这次是以私人身份去南港。但他们的一言一行,都非常重要,特别是他们在党和国家的建设上面,有些想法和思路,中央都十分地重视。
此次南行在两位老人看来是私事,但在中央看来却是公事。
“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问题,我曾经将过,这就好比一个人的两个拳头。我们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啊!而且精神文明建设绝不能走过场,喊口号。人的行动是由精神支配的,一个人是这样,一个国家也是这样,精神文明方面如果一旦出现问题,稍有不慎,就是大问题啊。”
老首长说话的语速不快,同时因为年纪大的缘故,有时候发音都有些不清楚,加上那种特有的川西口音,因此一般人并不是很适应,听得也不是太明白。
不过对萧遥来说,这不成任何问题,他本身就是川省人,而且古河离老人的家乡并不是很远,他甚至可以用道地的川西方言和老人家对话。听他的话,自然听得就很真切。
楚老爷子点头道:“是啊,中央的同志们也费了不少心思,不过因为长期以来。我们主要抓的都是经济建设,而忽视了对于精神文明领域出现的一些问题。特别是高校教育方面,这些年有些很不好的苗头出现哦。”
楚老爷子的话让人想起了前些年在燕京发生的那场比较大的风波,那次的源头就出自高校。老首长听了以后,神情变得凝重了起来。
他把身子靠在沙发的椅背上,有些凹陷的眼眶中,那一双充满智慧的眼睛微微闭上,充满了皱纹的手放在沙发的扶手上,手指轻轻地动着。
过了一会儿,他睁开眼睛,目光凝视着萧遥道:“小萧也是在高校任教的,对于这个问题你是怎么看的?”
顿时,所有人都目光都看向了韩东。
除了王中浦和另外两个警卫局的带队领导以外,其他的工作人员并不知道萧遥是谁,这个时侯忽然见老首长就这个问题问萧遥,心里一阵惊讶。
其实在萧遥心里对这个问题已经有了一些心理准备,而且在精神文明以及高校教育方面的问题上面,萧遥也有一些成熟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