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雨墨的暗示,贾母首先想到的就是把黛可嫁出去。可她又有些不确定,万一苏诺更偏向于黛可,这样冒冒失失的做法会不会适得其反,惹得苏诺反感。
现在贾琏正在苏诺的推荐下在京郊大营当差,正是风光的时候。跟以前挂着同知的闲职是完全不同,如今隔三差五就有上门来交际的同僚。就连王熙凤都收了不少人家的帖子,出门参加亲贵女眷之间的各种活动的次数明显上升。
这倒不是说贾琏如今的职位有多重要,毕竟现在并没有战事,而是以往他们夫妻俩,甚至整个荣国府交际面实在有限。除了从荣国公时结交下来的旧识,很少有新贵愿意跟荣国府结交。就是几个郡王府,也不过是表面上的敷衍,逢年过节派人送份礼物,主人家基本从来不会亲自到。
眼瞅着贾琏尝到了甜头,贾母自然奢求的更多。贾赦是扶不起的阿斗,但贾政还可以动一动。还有荣国府那些旁支,甚至已经有人沦落到做小生意维持生计,其他的也都是靠着分到的几亩田地勉强过活。要是能谋个一官半职,不用多高,即便只是个小小主簿都可以,那也跟如今也是完全不同的身份地位。
只要这些旁支里有那么一两个有出息的,过不了几年就能慢慢升迁,到时候就算没有苏诺,曾经熟识的那几家郡王府跟侯府也会重新跟荣国府真正亲密起来。但如今,苏诺以及他身后顾家这条线还用得上,而且很重要。所以贾母对于苏诺传出的讯息万分慎重。
好在之后苏诺本人的两次拜访让贾母安心了许多。往常苏诺总会问上几句黛可,而这两次却在提到黛可前先给贾家的几位姑娘问了好。贾母安排人把迎春的绣品拿过来,装作碰巧总过来孝敬贾母,苏诺见了,还赞了几句迎春蕙质兰心。
既然苏诺本人对迎春颇有好感,那么早早把黛可打发掉才是正理。只要给黛可找个看起来不错的归宿,苏诺也不必为了报恩跟自己的内心作对不是?
但是黛玉黛可两姐妹之间并没有宝钗跟薛蟠兄妹那样兄长死活找不到媳妇儿,只能妹妹先嫁人的尴尬。贾母一边暗地里让人帮着相看京城适龄的世家庶子,另一边则紧锣密鼓的准备起黛玉的婚事。
至于黛可一直坚信可以延迟她嫁人的所谓林如海的遗言,贾母压根就没放在眼里。死者为大的确没错,但事从权宜也是人之常情。从黛玉出嫁到黛可订亲,没错,订亲就可以,期间足够她善解人意的做出愿意直接将黛玉的长子过继给林家的承诺。
林家有了继承人,除非林如海或者贾敏重生,否则黛可便没有理由拒绝她身为外祖母给她安排的婚事。等黛可的亲事订下,她便可以托媒人跟苏诺提亲了。
对于贾母的心思,黛可一直被蒙在鼓里。书墨气得也是苏诺见色忘亲,相中了迎春也就罢了,竟然为了试探贾母的心思,拿自己的外甥女出来做幌子。将来若是叫人知道了黛可跟她之间的血缘关系,黛可还要不要活?
所以当贾母火速的在黛可姐妹出了孝期之后便安排当初给黛玉与宝玉做媒的官媒完成了三媒六聘的其余步骤,然后体贴了拒绝了黛可跟黛玉搬出荣国府待嫁这样麻烦的事情。又老泪纵横的在黛玉出嫁前一夜回忆着贾敏生前的种种,冲动之下拍板,让黛玉的第一胎入林家的族谱这样惊人的决定之后,在宝钗出嫁后的第三年,黛玉也做了一回五月新娘。
“这便嫁了?”把黛玉送入洞房,黛可依然有些晕,贾母这半年身体情况见好,她还以为黛玉再快也要明年才出嫁。
“大姑娘嫁得如意郎君,姑娘应该高兴才是,”书墨今天少有的穿了粉蓝色的褂子,头上插了两支小小的金钗,手腕上一只晶莹的玉镯在阳光的照射下泛着光。
“宝玉是不是如意郎君,只有姐姐知道,”黛可对宝玉没什么恶感,却也没什么好感。
宝玉的性子跟这个时代完全格格不入。不求上进其实是小事,多得是富贵子弟一生都靠着吃祖产过活。贾母这次没有掏空了私房援建大观园,给宝玉跟黛玉两人留了不少的银钱。黛玉自己身上也有将近十万两的嫁妆,这辈子两人完全不愁吃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