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阳城东郊,一列有轨马车正缓缓向东行驶,马车车厢有五节,每一节车厢的样式都一模一样,而做工要比沿线其他行驶着的有轨马车精致许多。
第一节车厢里,黄州长史郝吴伯正和其他官员坐着喝茶,体验“专列”的舒适度,若不是窗外一直‘移动’的景色提醒大家正在乘坐马车,专列的平稳程度足以让人以为是身在驿馆厢房里。
车厢左侧是过道,只占大概三分之一空间,剩下三分之二的右边空间,就是一个个带门的隔间,有坐榻,有凭几,还有卧榻。
几名侍女提着茶壶,为各个隔间里对坐的官员们斟茶,虽然车厢有些晃动,但经过训练的侍女们还是稳稳的将茶倒进茶杯中。
接下来是另几名侍女提着食盒上前,将温热的饭菜分别放到各位官员的食案上。
食案通过活扣固定在车厢地板,不会因为些许晃动而发生移动,但毕竟是坐在移动中的马车用餐,许多人一开始不怎么适应。
但行驶在铁轨上的马车比行驶在土路上的马车平稳,所以渐渐地大家都能正常用餐,待得用餐完毕,侍女们将餐具收走,端来盛着温水的水盆和手巾,让乘客们洗手。
一切都和驿馆、驿站接待过客的流程类似,虽然地方狭窄了些,却也给了官员们相同的感受,坐在这种“专列”上,舒适度和在驿馆厢房里差不多。
可以坐、可以躺,将隔间的滑门拉上后,即便睡姿不雅观,都不怕被来往的人看到,在车上还可以吃饭、喝水、如厕、休息,乘坐专列真是长途跋涉的首选方式。
可惜,专列只在武昌到夏口这段铁路运行,没有铁路的地方,当然就没有专列了。
通常而言,官员带着家眷、行礼、仆人远赴外地,一天的行程也就三、四十里左右,因为即便有马,但队伍的行进速度会被步行人员拖累。
基于贵贱之分,即便是山南流行的四轮马车,一辆车也不可能坐多少人,所以除非马多,那些随行的仆人、侍女都是步行前进。
到了中午,要用餐,要躲避热辣辣的太阳,所以一天里能赶路的时间并不算多,按以往来说,一个官员带着家眷、随从、行李,从武昌到夏口,至少得花四天时间。
而现在,当天出发,下午就能抵达,因为轨道马车除了换马之外,是一直在前行驶着的,车上成员可以从容用餐、如厕、休息,不会耽误赶路。
这一点很重要,省去了乘客的旅途劳累,对于黄州西阳的官员来说,今后去安陆,就可以乘船渡江到武昌,坐有轨马车去夏口,然后乘船走涢水到安陆。
这样的出行方式,和骑马走官道去安陆所需时间差不多,但没那么累,而今天郝吴伯带着大家体验专列,就是要为划分专列规格做出参考。
人分贵贱,官分上下,载客的轨道马车,要分成官、民两种,而官也要分等级,官员出行根据品秩不同,马车的规格不同,所以专列的规格也得分清楚。
不光官职,爵位是公爵的人,与爵位是侯爵的人所乘坐的专列其规格也必须不同,具体怎么分,还没有定论,因为周国的礼制可没对有轨马车的规格做出规定,而有轨马车的车厢,要比一般马车车厢大。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专列车厢越舒适、宽敞,就越能体现乘客的地位和身份之尊贵。
山南地界官职最高的官员,就是大行台尚书令及其上佐,接下来是各总管及其上佐,然后是各州刺史及其上佐,而武官也能分成几个等级,至于说到爵位,最高有郡王级别的西阳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