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午时,瓢泼大雨中,西阳王宇文温在涡阳城头巡视,此时他位于城池东北角,头戴斗笠、身披蓑衣、挽起裤脚、足蹬木屐,看着城外水位暴涨的涡水,看着在汹涌河水中起伏的浮桥。
这条浮桥以许多木船为“桥墩”,用六道跨河铁索串起,桥面是木板铺成,用大量铁钉固定,每日都有车马借助浮桥过河,将大量粮草辎重运往东面。
现在是雨季,雨水越来越多,涡水水位比夏初明显高了一截,虽然水涨船高,但在强劲的河水冲击下,如果浮桥的质量不过关,很容易出问题。
淮北地区连日大雨,涡水上游自然会发大水,随之而来的洪峰肯定会一波波向下游涌来,基于安全考虑,这种时候应该把浮桥拆散,避过洪峰之后再重新搭建。
但东面战事紧,粮草运输不可能因为涡水水位暴涨而中断,毕竟这种时候乘船过河很容易翻船,但往来东西两岸的信使却不能因此停下脚步。
所以无论是汝阴城外的颖水浮桥,还是涡阳城外的涡水浮桥,都不能为了避洪峰而拆掉,即便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也得维持浮桥通畅。
为此,工匠们花了很多功夫来加固浮桥,基于安全考虑宇文温此次未能亲自上桥检查,所以是由军吏冒雨在浮桥上检查各部分有无隐患。
雨很大,宇文温用千里镜观看浮桥,视野里却是一片白茫茫,浮桥上的详细情形看不清楚,所以他在城头待了一会便打算离开。
涡阳城没有城门楼,箭楼破败还未修葺完毕,城头有哨兵躲雨用的雨棚,宇文温并没有进去,因为他一行人进去了,哨兵们就得打伞在外面等,身上戎服、铠甲难免会被雨水弄湿。
宇文温在城头转一圈就回去,即便身上衣物湿了也无所谓,而哨兵们在城头一站就是半天,衣物湿了又在城头吹风很容易感冒。
他考虑到这点,就没去雨棚。
正要下城,却见大雨之中涡水对岸有数骑疾驰而来,这几骑放慢速度通过浮桥之后,径直向城门而来,城头上的宇文温见着这几位背后插着三支靠旗,不由得心中一动。
传令兵、哨骑背上会插着靠旗,靠旗越多,表明所传消息越紧急,一般来说,背插三支靠旗的骑兵,带来的消息要么是大捷,要么是极度恶化的军情。
。。。。。。
涡阳官署,议事厅内文武官员们一片欢腾,人人喜形于色,因为刚入城的信使,给大家带来好消息:继行军总管韩擒虎攻拔下邳之后,行军总管杨素攻占了徐州州治彭城。
这距离官军击败尉迟佑耆大军,还不到一个月时间。
喜上眉梢的宇文温拿着报捷文书,再次仔细看了一遍,交给长史卫玄,由其撰写捷报、派人送去长安,战事进展如此顺利,宇文温心中悬着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
之前,在宇文温的授意下,坐镇淮西的行军开始搞事,行军总管长史王頍亲自领兵在寿春城外‘武装游行’,弄得淮南陈军鸡飞狗跳。
而宇文温又在“偶然”间获得了一些罪证,那是尉迟氏和陈国勾结的“铁证”,他随后写信质问陈国天子是不是要背盟,措辞严厉,态度强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