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宗见状,心中不喜。
……
贞观十九年三月十八,太宗对侍臣道:
“辽东,本属中国(中原王朝)之地,隋四次出师而不能取胜;朕今东征,欲为中国子弟报父兄仇,替高丽百姓雪其国主被弑之耻。
而且九隅大定,惟此一末小国未平,是故及朕未老,以士大夫之余力,取之。
朕自发兵洛阳以来,只啖肉饭,早春新蔬半点不进,无他,只惧其烦扰百姓故。”
后,太宗又诏太子李治从行,往军中巡视,但见身患有疾之兵士将校,皆着人赐药赐医,更于其诸人稍做好转之后,亲召至御榻前,更常常安慰。
若有病重不得行,便着其可暂停,命州县之府妥加治疗。
士兵将校莫不感悦。后竟有未曾被登入东征之军名册者,自愿以私人之兵器鞍马从军,动辄竟以千数计,且同求道:
“民等不求陛下封爵赐勋,惟愿为陛下效忠,战死辽东。”
太宗感动,然坚决不允。次日。太宗诏令天下,五日后将亲率大军,远征辽东,更着皇太子李治,镇定州,又命开府仪同三司高士廉代行太子太傅,同刘洎、马周、太子少詹事张行成、右庶子高季辅等同掌机要政务。太子闻诏,乃悲泣数日。太宗乃笑慰道:“父皇此番留儿镇守定州,本已是有所不当——儿为国储,父皇远征,你本当镇守长安方是。然你年幼,又不得见些大事,父皇才将你带至此,又辅以俊贤,不过是欲使天下识我儿风采故。且儿名为治,当知治国之要,在进贤才,摒小人,赏善罚恶,大公无私。儿当努力达此之要,何故悲泣?”李治乃哭对道:“稚奴自幼守于父皇之侧,虽时有父皇远幸,却多有相随,再不曾久离。而今父皇亲征,稚奴不得伴侍,岂非痛也?”太宗闻言,亦颇感伤怀。是故,李治乃又哭道:“稚奴无孝,乃知父皇行驾必不可挡,惟有一愿,请父皇恩准。”太宗乃道:“但说无妨。”李治乃道:“父皇驾发有期,然定州距父皇所在,远矣,稚奴但请父皇准以飞驿递表起居,并递敕垂报,以使稚奴得为父皇分忧。”太宗闻言悦道:“此法甚好,且父皇远在辽东,亦可知稚奴之情。甚好,准。”于是飞表奏事,自此始也。太宗遂率长孙无忌,岑文本、吏部尚书杨师道等诸臣同行。二十四日,车驾从定州发,太宗亲装弓矢于马鞍后,又亲携雨披。马上命长孙无忌暂行侍中一职,又令杨师道暂代中书令。号角三声,大军起行,太子李治亲骑幼马,一路送父出城,至定州外近五十里仍恋恋不舍,太宗心怜甚,亦不欲强劝其离。后长孙无忌进言,太宗乃叹劝李治离去,又指身上箭袖战袍与李治,柔声道:“俟见汝,乃易此袍耳(直到见到你,父皇才会换下这件袍子)。”李治闻言,欲泣,然终忍之,下马强送太宗离。太宗马上着行,然每行数十步,便微有回首,怜顾李治,李治亦难舍,数步快前从之;父子如是再三,终究渐隔离于山峰之间。李治方悲泣伏跪于太宗离去之向,三叩大礼,又道若太宗安归,愿立遍诸佛金身之誓。
同一日。
徐惠车驾,亦行至宋州境。
是夜,徐惠车驾,乃至宋州行驿。
驿官率众出迎,徐惠乃以国事当前之由,摒其大礼,更谢其宴。上下乃知徐惠果如传言般俭直。
……
戌时三刻。
徐惠端坐驿中,着退诸侍,仅留六儿、文娘为侍。
不多时,便见媚娘带着瑞安,一脸疲色地走了进来道:
“都安排好了。你且放心入眠罢!”
徐惠点头不语,目光一转,文娘乃含笑与六儿上两盏茶,分奉与媚娘瑞安道:“武姐姐,瑞安,你们快喝点茶水,解一解渴罢!”
主仆二人倒也是真渴了,媚娘还好,能慢慢饮了,那瑞安却是当下一通牛饮,好不狂放。看得媚娘又是气笑不得。
然她正欲说些什么呢,便忽然发觉饮尽了茶水的瑞安神情似乎有些茫然,不停地摇着头。
媚娘乃觉不对,急忙放下手中茶盏,正欲上前发问,却被徐惠一把拉住。
“惠……”她不解其意,正要发问,却在看到徐惠淡漠的脸色时,心中一惊。
正在此时,瑞安终于醒悟过来,惊指茶盏道:
“有……有药……”
只说了这么两三个字,便昏迷过去。
媚娘大惊。
徐惠见瑞安倒地,似长松了口气,乃看着莫名不安的媚娘道:
“他不倒,你如何走得?”
媚娘一怔,良久才道:
“走?走去哪儿?”
徐惠轻轻,然而坚决道:
“去你想去的地方,过你想过的日子。”
媚娘怔住了,良久才喃喃不敢置信道:
“你……你是……”
徐惠含泪点头:
“媚娘,我知道你心里的苦……也知道你心中最大的愿望……一直以来,都是你在成全我们,保护我们……
后来素琴走了,又是你,一直陪着我,守着我,直到现在……
媚娘,我已然能够保护好自己了。所以……所以是时候了。
你……你可以离开,过你想过的日子……只要你想……你哪里都能去……”
言及此,徐惠已然泪如雨下。
媚娘一惊,良久才道:
“所以……所以世母(就是徐惠的母亲)生病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