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38 主考(1 / 2)

因戚参将再度来访,当晚军中大宴,沿海营舍,海滨晚宴。杨长帆不得不作陪,他知道再提沈悯芮也没用,戚继光若是真的那么在意她,早就主动提了。

借这机缘,只能聊另一件事了。

酒过半酣,杨长帆与诸位将军都红了脸,庞取义这类酒徒早就红得发紫了,这会儿说的话,谁也分不清是醉话还是明白话。

杨长帆揉着肚子,脸上很自然露出一抹愁容:“说了这么多,还是怕啊。”

“怕?”庞取义紫着脸便要提刀,“杨参议怕什么?我现在便去给砍了!”

杨长帆冲门外努了努嘴:“再来,可不好办。”

众人不由得沉了口气,这么高兴的时候,提这个干吗?

副千户打个圆场,提起酒壶一面为杨长帆斟酒一面说道:“无碍,有戚参将指挥,庞将军威勇,再加上杨参议的虎铳,倭寇来多少死多少。”

这也挺厉害,一句话拍了三个人。

可杨长帆却并不怎么买账:“是,我绍兴是有强将利器,只是这兵……”

好么,还提更扫兴的事情。

提到浙江的兵,这可是神仙都搞不定的难题,副千户当即也哑了,只是倒酒,没法再接着圆。

戚继光也醉红着脸大笑道:“看来杨参议还是怪我不往沥海拨兵啊!”

“不敢不敢!”杨长帆连连道,“沥海并非重镇,眼下兵不算少了。”

“不错,宁绍台三处,绍兴地处腹地,相对倭乱较少。宁波台州才是前线。杨参议担心沥海我理解,可大局也是要顾全的。”

“话虽如此,只是眼下军器坊、军器库、军器匠人皆在沥海。一旦有失,怕是损失重大。”

“我正要提此事。”戚继光不紧不慢道。“何不搬到绍兴杭州?有胡巡抚赵尚书的支持,在府城做事定然更方便一些,资材调配也省力一些。”

这个问题已经有很多人提过了,但杨长帆始终不能真实回答。

军器坊设在沥海,还有更大的意义,怎么可能这辈子只搞燧发枪?

每次面对这个问题,杨长帆都要转移话题:“不知可否换一种解决方式。”

他接着错了错身子说道:“可否在沥海也募一些兵。”

戚继光眉色微皱:“是杨参议要募么?”

“谁都可以,庞将军也可以。”

“这……”戚继光抚须沉思片刻。望向二人,“你们觉得呢?”

“够……用吧……”庞取义支支吾吾道。

戚继光继而转望杨长帆:“募兵的开支,比卫所兵士开支还要多一些,宁绍台总也有个限额,太多了胡巡抚也不会应允。”

戚继光自然有自己的野心,募兵开支要用在刀刃上,自己才刚有了兵权,正是大展拳脚的时候,岂能用在别人的募兵上?

“再换个角度,走工部的路线。以保卫军器坊为名募兵,不用浙江的开支。”杨长帆点了点桌子说出了自己的设想,“名义上。这兵是浙江的兵,开支上,用工部的钱来养,诸位看如何?”

几人纷纷对视,庞取义反正是一头雾水,摸不透杨长帆的意思。

戚继光却着实聪明许多,三两下便悟出了关键。

赵文华之贪,体制内都清楚。

迎来送往收礼是小意思,贪污公款才是油水最多的地方。

而公款的肥油中。最肥的也莫过于工部和兵部,一个有工程款。一个掌控军饷,这两方面几乎是揩油的至尊追求。

赵文华已是工部尚书。在一方面占到了制高点,而军饷方面,始终插入有限,本来来浙江他其实也是冲着这方面来的,奈何张经李天宠铁板一块,不给他地方去叮。

如今若是工部开支募一批兵,这军饷的肥油可就舒舒服服名正言顺落到赵督军嘴巴里了,其他人想沾也沾不了。

戚继光思索至此,当即问道:“可是杨参议的意思?”

“也不全是。”杨长帆做了一个含含糊糊的回答。

“那杨参议觉得该如何实施?”

“我觉得吧……”杨长帆继而说道,“毕竟是募兵,虽然不是私兵,但总有顾虑,我提是不合适。”

“那我提?”庞取义问道。

“也不合适。”杨长帆继而望向戚继光,“该将军提。”

“如何提?”

“将军巡查沥海,觉得守备太薄弱了,军器坊重地在此,理应加强防卫,可军饷有限,宁波台州又吃紧,实在不好在向沥海拨兵,想来想去,军器坊也是工部的事情……”

“明白了。”戚继光会意点头,“我再追递一封文书上去便是。”

这件事对他而言着实没什么风险与损失,只是将一个顾虑提上去,上面愿意安排就安排,不愿意就算了。

“哎呀那多谢戚将军了,来来!”杨长帆这才举杯。

众人纷纷举杯,嘻嘻哈哈应付过去。

人数和人才都是必不可少的,贪官也并非全无作用,他们通常比清官更大方一些,当然不是对于个人财产大方,是对于国家财产大方。让赵文华拨个几万几十万两,只要他自己有油水,像玩一样。可从海瑞手里,那可是一文钱都榨不到的。

并不是说这个世界需要贪官,只能说贪官有时也是一件顺手的工具。

在胡宗宪眼里,更是如此。

浒墅关九死一生,倭寇终于暂时散了,可无论是自己还是赵文华,面子上都极其难看,解决方法就是包装得好看一些,再把难看的东西堆到别人脑袋上。

话语权,永远都是一个至关重要的东西,在这个时代更为重要,因为天下其实就是一个人说了算的,掌握了在这个人面前的话语权。也就掌握了一切。

这方面,严党已经做了十几年,必然是老手了。

此外。那个看上去并没有怎么失败的失败者,不得不面对眼前的失败。

此番。徐海率倭寇出战东南已是半年有余。倭寇可没有他那么大的雄心壮志,苏杭南京去也没去过,谁惦记它?倭寇惦记的只是钱和货罢了,大明再不堪,相比于鸟不生蛋的九州也是遍地黄金了。浙东苏松绕了一圈,他们早就盆满钵满,到了思乡心切的时候。本来被徐海打了些鸡血,跃跃欲试。但此取浒墅关未果,明军虽然好对付,但数量实在太多,怎么杀都杀不完,外加狼兵时不时跳出来啃一口,他们对苏杭没了祈盼,思乡之情渐浓,九州虽然鸟不生蛋,可老婆孩子毕竟在那里。

绝大多数倭寇头领,沿路劫掠回到拓林后选择了归航。已经抢够了。

可徐海,还是没有走。

这些倭寇还是太不中用了,都是莽夫。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