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写这部作品的关系,迷上了秦汉的历史。最近读了许多史书,特别是一些名家读史后的文章。原来只是打算简单的用30万字左右,写一个救活吕素,干掉秦始皇的小文。可随着对这段历史的研究的深入,就深深的感到困惑。秦究竟是怎样一个王朝?是否如史书上的那样残暴?如果秦是个可怕的集权国家,那为什么汉却原封不动的照搬了秦的制度?一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典故或传说在史书中却没有证据,而这些却大多是宣扬秦的残暴的,如孟姜女和焚书坑儒。军神韩信为何在拜大将军后长时间毫无作为?只到刘邦兵败彭城后才异军独起?为何韩信的胜迹总和水有关?且不说背水一战胜的强词夺理,水淹龙且也不可思议。刘邦如果是一无赖小人又如何当上皇帝?悍妇吕雉原来也曾背着两个孩子在乡下种田!而最让人困惑的是张良,一个一心要刺秦复国的人,为何又屡次阻止刘邦封王?他复国的理想呢?
真相究竟是什么?一切都掩盖在历史的迷雾中。
一切皆起于《鸿门宴》,不是那几部无聊的电影,而是史记中的那段。“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反复咀嚼多遍,感谢古文言文文字的多义让我忽然豁然开朗。于是便有了这部小说的基础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