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子清因有事想找赵谨言帮忙,诗会结束后就随赵谨言去了赵府,苏华自然也一同前往。
“子清,快随我进去,我要特别将你引荐给一个人。”两人一起走进堂屋,只见那红漆高背太师椅上坐了一个精神矍铄的老者,正端着一杯茶细细品味。赵谨言走进去恭敬行礼。
“学生见过恩师,不知恩师近来身体可好?这位就是学生提过的夏子清夏临渊。”
“谨言啊,为师身体很好你不用操心。这位就是夏公子吧,的确是英雄出少年呐,果然是百闻不如一见。”
赵谨言转过头来向夏子清介绍,“子清,这位是我的授业恩师凌风凌老先生,也是云风城慧明书院的院长,刚才恩师也在诗会现场,对你的诗作可是赞赏有加。”
夏子清忙上前行礼,“见过先生,学生夏子清,先生不必客气,尽可直呼学生的名讳。”
“那好,以后我就叫你子清吧,子清的文采如此之好,刚才那一首《临江仙》真是潇洒不羁,文采斐然,不知你师从何人,可有功名在身?”夏子清一听这是在问她的来历,可自己上哪儿去找一个老师出来,只好编了个谎。
“学生并未师从何人,幼时是家父为我启蒙的,只可惜家父很早就去世了。因学生并未参加过科考,所以也没有功名在身。”
凌风一听顿时大感兴趣,若真如她所说,并未正经进过学却有这般不凡的文采,那她就是自学成才的了。
“哦?子清你既然并未拜过授业之师,却如此学识不凡,难道是自学成才的?”
“不瞒先生,学生自幼喜好诗文,又从小熟读各大名家的诗作,对于诗词一道略有见解。至于其他经史子集只能看懂了解大意,对于科考的内容也不知甚解,实在惭愧。”
“原来如此,既然这样,不知你可愿意拜我为师,进入****书院读书,学习四书五经,经史六艺。子清你天资聪颖,若不好好求学上进岂不是可惜了。”
“这……不是学生不愿,只是……”
“你可是有什么难言之隐?”
一旁的苏华似是想到了什么,道:“子清可是担心若你一走,莲花村的孩子们就没有了先生?”
赵谨言见恩师一脸疑惑,连忙解释,“恩师有所不知,子清她在莲花村办了一个学思堂,为村中的孩子启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