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笔趣阁>历史小说>少年帝国> 清河之狱篇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清河之狱篇(1 / 2)

9月21日,京师洛阳地震。地球一颤抖,中央就有高官遭殃。这是规矩。这一次地震竟发生在都城,身为太尉的杜乔就此被罢免,走人!

10月,司徒赵戒转任太尉、司空袁汤转任司徒、前太尉胡广被任命为司空。

11月12日,汉桓帝刘志下诏:对天下死刑犯减罪一等,戍边。

让杜乔一走了之,那不是梁冀的风格。他生来就喜欢玩狠的:能灭一个的,往往要捎上几个;能灭几个的,就要一锅端了。现在梁冀最想做的,就是将他所有硬敌都一锅端!

杜乔、李固,还再加一个——刘蒜!刘蒜不除,刘志不安,梁冀更不安。总感觉这是个定时炸弹,弄不好哪天会炸飞一帮人…

经多年江湖沉浮,梁冀可谓是颇有心得。谋篇、布局…大笔一挥,一个完美的阴谋即刻出笼!

先是有唐衡、左忄官两个宦官跑去皇帝那里告密“您当初登基时,杜乔和李固很反对。他们认为最有能力当皇帝的是刘蒜,而不是您”汉桓帝刘志一听,就知道谁是敌人、谁是朋友了。

11月发生了一件很悬疑的政治事件。事情是这样的:先是有一个叫刘文的清河人,结识了另一个叫刘鲔的南郡人,突然宣称“清河王当统领天下”清河王就是刘蒜。他们就是想拖刘蒜下水。道理很明显:如他们真心想拥护刘蒜,走的肯定是地下党路线。可现在八字还没一划,他们就跳出来宣称了,明显就是嫁祸于人嘛!

他们很精,可刘蒜也不傻。只不过不傻的刘蒜怎么也没想到:这伙人竟突然把自己封国的宰相谢暠给绑架了,还威胁说“必须支持刘蒜当皇帝,事情成了,你就是三公”谢暠一看,就明白这就是一出戏。于是破口大骂,才骂几句,就被刘文拖出去砍了…

这时,汉朝中央下命令了,将刘文、刘鲔二人逮捕诛杀。接着,史上最神秘机构即有关部门也出动了,弹劾清河王刘蒜。这时,汉桓帝刘志又适时出面,贬刘蒜为尉氏侯,发配桂阳郡。刘蒜就在半道上绝望地自杀了。

一直以来,清河王刘蒜就是梁冀反对派手里死抓不放的一张王牌。现在王牌没了,李固、杜乔这些反对派们还有得牌打吗?

终于,梁冀向梁太后弹劾杜乔、李固,说他们勾结刘文等无聊人士,企图废刘志迎刘蒜,现在必须把他们抓起来,狠狠地办了!

果然很狠,一锅端啊!梁太后听完,只说了一句话“杜乔这个人,我是知道的。他忠直刚正,我不许你办他”

梁冀听到这话,可谓喜半参半。老妹不许办杜乔,那李固呢?没说不能办,那潜台词就是可以办了?于是梁冀派人将李固抓进监狱,梁太后也没说什么。放一个关一个,梁冀还不算亏本。

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一幕,让梁冀脚生寒意,全身发凉。主要还是因为李固!

昔日公卿老大李固被抓,洛阳全城骚动。李固的学生王调联合赵承等数十人,集体到皇宫门前请愿,惊动了梁太后。梁太后马上下令梁冀放人。放人还是小事,李固出狱这天,梁冀切切实实感到害怕了!

李固出狱后,洛阳城大街小巷全都沉浸于欢呼的海洋中。人们欢欣鼓掌,就仿佛是天下降下一神仙,要救他们出水似的…

名声太盛,人气太旺,李固这厮比十个刘蒜都可怕。面对这失控的局面,梁冀总结出如上这句话!

梁冀突然有种莫名的恐惧,仿佛听到了内心灵魂的颤抖。很快他又明白该怎么做了——一不做二不休,把李固做了!

于是,梁冀再度翻案,李固再度入狱。接着,梁冀命马融编撰李固造反的罪状。大将军长史吴祐据理力争,却无济于事。最后李固在狱中自杀。临终前给司空胡广、太尉赵戒留下遗书,指责二人曲从梁冀。二人心中悲惭,却无可奈何,只有长叹流涕而已。

解决了李固,梁冀又把黑手伸向了杜乔!派人去对杜乔说“如你自己了断,我保你一家妻儿平安”当年虞诩也曾被威胁要他自我了断,他牛气哄哄的拒绝了。跟前辈虞诩一样,杜乔也选择了拒绝。或许杜乔是这样认为的:梁太后既能帮他一次,自然就能帮第二次。有梁太后罩着,他没理由答应梁冀!

杜乔错了!就在他拒绝的第二天,梁冀的人就上门拜访来了。啥话都没说,直接拖走了杜乔。杜乔傻了,难道梁太后真的不帮他了?杜乔到死都不知道:梁冀很阴,他先杀人灭口,然后再去报告梁太后,说杜乔在狱中暴毙了…

李固、杜乔,二人就像汉朝政治的巨人,一脚踩着光明,一脚踩着黑暗,想扛起黑暗的闸门。然而他们的肩膀还是太脆弱,黑暗的闸门太沉重,将他们活生生的压垮了!

在那黑暗的世界里,梁冀正仰天狂笑,准备创造属于他的黑暗时代…梁冀已病入膏肓。他的贪婪和狠毒仿佛是天生具有的,根深蒂固,无药可救!

梁冀下令将李固、杜乔二人的尸体置于城北,榜示四衢。说有人敢为二人收尸,将同罪论处。李固的弟子郭亮年未及冠,左手提章钺、右手执鈇锧。诣厥上书,请求为李固收尸,朝廷当然不许。他便与董班二人前往哭丧,守尸不去。夏门亭长呵斥道“你们没看到榜文吗?是不是要被治罪”郭亮慨然道“义之所动,不计生死。奈何以死相惧”还有杜乔的故掾杨匡,自陈留号泣星行,往洛阳奔丧,穿着前时的赤帻,托为夏门亭吏,守护杜乔的尸体长达12天。也诣阙上书,请求为李、杜二公收葬。此事为梁太后所知,下令将三人尽皆赦免。并许二尸归葬。于是董班送李固之丧还汉中、杨匡送杜乔之丧还河内。随后三人尽皆隐匿,终身不仕。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