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联成立以前,博文书店一直扮演着出版界晴雨表的角色。
作为国内最大的连锁书店,任何一本图书或期刊发行后,只看在这家书店的销售数据,大致情况就知道了。
只是后来文联官方数据更为详实、权威,业内关注才开始变弱。
又过了两天,有本书开始引起了注意。
《明朝那些事儿》在书店官方公布的数据中,显得有些异常。
如果把图书也当成一种商品,从经验来看,前期销售情况有高峰,也会有低谷,应该是呈波浪型。
可是这本书的销售曲线却是一路上扬。
“有些出乎预料,我们的老对手相帮,目的就达不成了。”韩经理叹了口气。
和他对话的是《华夏青年》李总监。
“韩经理,我们和星辰传媒不是有默契吗,为什么要插手这次的事情?”
韩经理微微摇头:“对手不假,有默契也不假,但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我们国家的情况放在这里,任何行业都不可能出现一家独大,精英和公众不会同意。当初星辰海洋就是例子,那么大的文化集团一朝分裂,你不会以为真有什么解不开的矛盾吧。”
李总监愣道:“是自愿的?”
“那谁知道,是公司上层决策。”韩经理踱了几步,又道:“不过,我们两家共生是无疑的,相互竞争也是现实需要,这次的事情说起来还是好事。”
“杂志社……”
韩经理不知道想起了什么,忽然失笑道:“小题大作,你真觉得武侠能有很大影响?”
李总监道:“可《白发》影响已经不小……”
“一部小说撑不起单独类型,那名作者叫沈哲吧,以后他还能创作出同质作品,甚至更好的?”
“估计他也不敢保证。”李总监笑道。
……
钟离“需要过程”的判断再次出现偏差,说完这话的当天,网络上就出现一拨评论。
最先对《明朝那些事儿》做出反应的,是沈哲原来的书迷群。
“本来是单纯的支持沈大,看完才知道,沈大根本不需要支持……”群里有人发声。
“我也是,随便瞄了一眼,然后一口气读完!”
“唉,真是服了沈大了,我很少看历史作品,太难读,这次竟然看了个通宵!”
“好了,别说这些了,行动起来吧。”
“让那帮书呆子见识见识,沈大的书就是喜闻乐见,我决定做一辈子沈迷!”
——《如果没看过这本书,就不算真正了解朱元璋》
论坛也出现各式各样耸人听闻的标题。
书迷们自发组织起来,帮着进行宣传,一时间各处都能见到《明朝那些事儿》的身影。
文学论坛首先遭殃,差点被刷屏。
校园BBS也中了招。
——这不是历史,这是励志
——完全颠覆了我对明朝的看法
——期待沈大下一部上市,话说该是永乐大帝了,难得开国两位雄主
由于时间尚短,长篇书评还比较少,但对书中一些零散的看法和感受开始纷纷出现。
首印百万册,剩余的七十多万三天内售罄!
最大的代理商博文书店缺货。
“第二批二百万吧,”钟离在和印刷厂联系时,语气尽量淡定:“二百万,不要搞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