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放牧吃肉。遇到旱灾或者雪灾,就常常会死伤大量牛羊牲畜。若是这样,他们就会没吃的。故而为填饱肚子,他们便劫掠汉人的粮食填肚子。这就是他们俗称的打草谷。
同时他们生存的地域环境也并不适合种茶叶,要不是如此,他们怎么会因没有茶叶供应而受制于汉人或者为此发动战争。
历朝历代,北良这些游牧民族发动战争攻打汉人,理由无非也就是因缺乏粮食和茶叶这两项重要物资罢了。
如今石林各部落已经归了大泰近百年,属于大泰人了。可大泰北地人仍然排外,而后来大泰驻扎石林的军营还用手中的权利来强迫石林牧民和他们进行不等价交换,从而从中谋取高额利润。这使得本地牧民生活愈加艰难,这也使得本地牧民和大泰本地人矛盾更加激化。
当然这时这些矛盾还未摆在明面上罢了。
韩进心情沉重地想着事情,李瑶有心问他,却因为他回应的含糊,也因为季墨轩在一旁插科打诨,使得李瑶无法深问。
回到屯子,李鸣清下了牛车,便单独叫了李瑶说话。昨日他和儿子回去已经很晚了,故而就没来得及找侄女和韩进道谢。
“县城的事情多谢你和你那表哥了。当时打点花的银子二叔我先补给你。”说完,李鸣清拿了十两银子出来。
没了银子,又去了衙门一趟,毛驴此次李鸣清便也没买。因为他家闺女说是让他先把康王家的二十两银给还了。
李瑶直言不讳道:“二叔家里本来打算当的玉给丢了。衙门里那柳大就赔给二叔三十两银。这还要还二十两给康王家,你这又拿出十两还我表哥,你家里这样没了存银,以后的花用可怎么办?”
祖父总觉得亏待她这堂叔,流放之初分了六十两银给堂叔一家。【ㄨ】后来两家撕破脸,祖父也总担心堂叔家没银子花用。至于堂婶说还自家的六十两银,到如今都没个动静,自家体谅堂叔家手里没银,也没着急要。这样也罢!可堂叔家明明有块价值几百两的玉,这一路上却也有心一直不拿出来,还紧紧瞒着自己家,这是个什么意思?
“二叔家的花用总是够的。县太爷送的东西够我一家子吃用一段时日了。回头我让你堂婶往你家送上些。”听侄女提到那块玉,李鸣清就不免面热。他本来打算瞒着的,可去了一趟衙门后,到底没瞒住。这要让叔父知道,叔父不免又要对他寒心。
听堂叔这么说,那些礼李瑶也知道是些实用的米粮和穿戴,故而她也没和堂叔客气,直接拿走了十两银。
“那些礼二叔就不要让堂婶往我家送了。”以堂婶的性子,估计堂婶也不会送的。不如她这里先给堂叔递个台阶。虽不知表哥打点花了多少银,但是她还是将十两银拿走了。是堂叔让她拿的,那她就不客气了。她何必和堂叔客气,堂叔家都把自家当外人,如今又是不来往的关系。
再说她看堂叔家没这十两银也未必就过不下去。县太爷送堂叔一家的东西都很实用,送的那吃用之物就不只十两。并且柳大赔银可是三十多两,而不是只整三十两。再说堂叔一家的依仗或许还不少呢。这块玉是谁给的?这里还有得一番思索呢。
李瑶不客气地拿走十两银,这让李鸣和很愕然。他一时看着空落落的手,暗自嘀咕道:知道我家存银不多,这十两银侄女不是该推却不要的吗?!
“怎么,堂叔不想让我拿走这十两银?”李瑶很坏心,也不给堂叔留情面的指出了事实。
“……怎么会,只是我家手里存银也不多了。”踌躇一时,李鸣和才找回自己的声音应对道。
不想给就不要作假拿出来啊!李瑶心里想着,面上却装着糊涂不吭气。
李鸣和这时尴尬得要死,他微微挪移了一小步,手脚都尴尬得不知如何放了。他拿出十两银给侄女,本以为侄女看在他还了康王家银子的份上,这十两银会推却不要的,但是侄女却一点也没和他客气。就此为掩饰被看穿的尴尬面热,他也不再多说,忙带着一对儿女先离开了。
李安留在后头迟迟没走。他看着李瑶,害怕李瑶不理他,犹豫地喊了声:“堂姐……”
看堂弟那神色带着愧疚和不安,李瑶上前亲热环住他肩,笑说道:“你一直是我心里那个知道对我好,维护我的小堂弟,我是知道的。你不要为难,也不要多想,我希望我和你的关系不受一些外事影响。”
说到这里,她顿了一下,然后认真问道:“那些过分的事情,堂弟你没对我做过,对吧?”
好一会后,李安看向李瑶认真说道:“我没做对不起堂姐的事情。”
接着踌躇半饷,他缩肩低头,不安且愧疚地说道:“……不管怎么样,我没拦住,我也有错。……总是我们不对。……家里有块玉,我也是后来才知情……”他心里愧疚不已,便喏喏解释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