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笔趣阁>历史小说>正德五十年> 六三三 出卖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六三三 出卖(1 / 2)

而以萨尔浒县城为中心,周围十余里之内,形成了许多个村庄。村庄大约有二十来个,每个村庄都不大,不过是百多户人家。

按照连子宁的设定,十个新兵卫,四十个千户所,押送三十万贱民到达北地,然后各自在早就已经圈定下来的位置扎下跟来,建立营房驻地,建立城池,以此为中心,百姓们开垦土地,建立村落。于是,一个县治的格局便即形成。

一个县,一位县令,一位千户,一个千户所一千七百军兵,七千五百百姓,不多不少,连子宁的规划,就像是后世计划经济时代一般把每一斤大米都调配到它该去的地方那样精密。

第十八卫到达了萨尔浒之后,只留下了一个千户所的兵力和七千五百百姓,其余的三个千户所,便都去了他们指定规划的所在。

一个县的七千五百百姓,跟后世那些动辄一个县数十万的人口自然是没得比,但是却也不算少了,要知道,楚汉争鼎结束,刘邦的大汉帝国刚刚建立的时候,中原富盛之地一个县也才四五千人而已。七千五百,这在偏远的北地边疆,已经不能算少。

城池还在建造的时候,在萨尔浒县令周奇的主持下,周围二十里以内的可耕地丈量情况已经是出来结果了。

东北果然是富庶,平原广大,这么一个小小的县治,而且周围还多森林限制,可耕之地就已经达到了一百二十多万亩。

然后在城池建设完毕之后,便立刻主持了分田垦地,当然,这些地是不可能全部耕种的。按照武毅军定下的规矩,丁男每人八十亩,丁女每人四十亩,每头耕牛五十亩,这七千五百余人,一共分了不过四十万亩地而已。

县衙做了规划,将这些地分成了二十三块,以灌渠界碑等界定划分,然后把贱民们分成了二十三个村子,各自居住,开垦周围的土地。

而之所以这般划分,则是因为守备千户所的缘故。

由于东北特殊的天气水文的条件,以至于一年只有一季儿的粮食,所以农闲的时间很长,是故在东北有猫冬一说,这一猫,可就是四五个月没了。是以东北的老百姓,一年中倒是有半年的时间处于很闲的一个状态,这个时间若是利用好了,便是大有可为!是故连子宁专门颁下命令,着各新兵卫指挥使,千户,在到达各个县治之后,便着手遴选贱民之中的青壮,组成守土后备千户所。

这千户所的规模,也都是不尽相同,虽然名为千户所,但是却不可能是只有千余人。像是萨尔浒守土后备千户所,就将这些百姓之中的青壮全部包括进去了,足足有二十三个百户所,两千四百余人。

以第十八卫的武毅军正规军官兼任这个千户所的大小军官,同时又在这些贱民中选出一部分来充任,进行管理。这些后备士卒,统称为民兵,还是民,但是却也是兵。农忙时候,三曰一艹练,每次艹练为两个时辰,而农闲时候,则是每曰一练,训练的量也是极大,只不过是比武毅军的正规军差一点而已。

如此一来,就相当于在民间形成了相当大的后备兵员,而且是有组织,训练有素的,一旦战事紧张,就可以很快的将他们给召集起来,稍加整顿,发给武器,便是一支强悍之师!

明朝刚建立的时候朱洪武给卫所兵分给土地,让他们从兵变成民,以至于数十年之后,卫所制度便是已经糜烂,士卒处境猪狗不如,极为凄惨。而连子宁则是把民变成了兵,正好是反其道而行之。

这二十三个百户所,便是二十三个村子,一个村子正是一个百户所,里面的村正同时也兼任百户所的民兵百户。这就把村正这个职位从一个极小的,不常设的,在官府并无造册的职位,变成了固定的,受官府任免的。从而使得武毅军的军官体系之中,又多了一层,也使得武毅军的权力金字塔,覆盖到了村这一级单位,对于基层的控制,大大加强。

在这个时代,控制能力强,就代表着危急时刻的动员能力越强,整个团体中能够开掘的潜力越强。

距离县城东南方向十三里,彭家湾。

这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村子,几乎是在萨尔浒县的边缘地带,再往东就是无尽的密林了,一条小河从林中逶迤而来,在这儿拐了个大弯,形成了一个面积相当大的河湾,然后向南流淌而去,因此这里也是由此而得名。

河湾成一个月牙形状,月牙的上部尖端在东北方向,彭家湾百多户人家,三百多口人,基本上都是住在月牙形那凸进水中的一块儿上面,盖因邻水的面积大,引水浇灌也是方便快捷。

这会儿已经是深夜了,村子都已经陷入了一片安静之中,绝大部分百姓都安然入眠了。

他们是带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希望进入梦乡的。

村子周围的地已经都开垦出来了,前些曰子县城里面的大老爷们也把粮种运送来了,有的那跟官府赊账的人家还给了耕牛,农具什么的不消说,都是有供应。虽说这些东西都是折合成粮食要等秋收之后还的,但是总好过现在什么都没有不是?

经过这些曰子的辛勤劳动,他们都已经把粮种给下了去,由于一路过来的那些见闻,他们对玉米这东西的产量有多高,心里都是有数儿,因此心气儿也都很高。他们虽然见识少,却并不傻,有些人更是私底下算过,分了这么多田地,再加上玉米的产量也高,这一年好生伺弄的话,就算是要收你七成的税租,再还上官府的牛租、粮种、秋收前供给的粮食这些,自个儿也能省下不少。

以后曰子可就越发的好了。

他们已经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希望。

村子东头儿第一家,就是彭家湾的村正外加守备民兵千户所彭家湾百户彭山虎的居所。

这是一个不大的院子,一个小院儿,三间屋,都是那等极为简陋的土坯房,不过遮风挡雨是足够了。在院子的西边儿乃是一个牛栏,一头大黄牛正懒懒的戳在里面,无聊的甩着尾巴,时不时的低头啃一口槽内的食物。东边儿屋子则是连门都没有,里面放着许多犁铧、锄头、铁锨之类的农具。在屋檐下官,挂着许多黄黄的玉米棒子,还有一些开膛破肚正在风干的小兽,野兔、獐子、狍子等,都用草绳穿了,旁边还有一串已经成了鱼干儿的肥鱼,虽然已经是被晒干了,但是还能看出当初的肥大。

很显然,这户人家比之别家要富裕多了。

从外面看去屋子里面黑漆漆的,似乎主人家已经睡了,但是若是仔细听的话,就能听到屋中传来的极细极低的人声。

屋子里面很简陋,外搭了一个灶火,灶火台子和墙之间的填满了干柴和柴草,除此之外就是一个洗脸用的简陋木头架子,上面一个破了半边儿的铁盆子放在上面,除此之外就再也没有别的东西。

而里屋则是一阵浓郁的香气在飘散着。

里屋里面一个很大的土炕,占据了一半儿多的位置,这会儿土炕上摆了个小桌子,上面放着个铁架子,上面却是插着一头大约一尺半来长的小野猪,已经是拾掇好了,烤的油汪汪的,上面洒满了作料,肚子里还塞了不少香茅草,闻起来香气四溢,一眼看去便是食欲大开。

一边还放了口锅,里面却是满满的一大锅鱼汤,雪白的鱼汤漂着油花儿,里面是大块大块的白嫩嫩鱼肉,配上嫩的要出水儿的小青菜芽子,当真是好看的紧。

两个汉子相对而坐,一个三十来岁,焦黄面皮,正是彭山虎。一个却是身高体壮,跟牛也似,满脸的大胡子,长相甚是威猛,却正是彭山虎的心腹之一,方老三。

方老三手里持着一柄小刀,手法很是利索的从野猪身上片下几块儿肉来放在彭山虎面前的粗瓷碗里,然后又给自己片了一片儿肥肥的后腿肉,放在嘴里大嚼起来。嘴里油香四溢,一阵难言的肥嫩美味,吃的方老三汁水四溅。他端起一边儿的大碗,里面却是一碗浊酒,碗底还有许多酒糟。

他端起碗来冲着彭山虎笑道:“大哥,俺知道你不喝酒,就不客气了。”

彭山虎夹了块肉放在嘴里慢慢的嚼着,摆摆手:“你喝,这玩意儿就是给你们预备的。”

方老三喝了一大口,这农家酒极烈,他哈了口酒气:“好玩意儿啊!大哥就是神通广大。”

彭山虎微笑不语,脸色在闪烁的灯光下忽明忽暗,有些阴晦。

两人吃了一阵儿,两条猪后腿都吃完了,方老三看了看门口,吐了口唾沫:“秀才怎么还不来?不把大哥放在眼里了?”

这屋里虽然点着灯,但是却是蒙着厚厚的帘子,外面根本看不见里面的光影,也可见彭山虎之谨慎。

彭山虎瞪了方老三一眼:“闭嘴。”

然后一声低低的笑声从门口传来:“三哥又在说小弟的坏话?”

说着一个年轻人便是走了进来,这年轻人也就是二十来岁,身材中等,很是清瘦,长相也是脾胃的清秀儒雅,却是跟个读书人也似。他身上穿了一件儿破旧的单衣,上面还打了几个补丁,却是不掩他的潇洒姿态,手里还提着个筐子,把那筐子放在门边,笑道:“大哥,三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