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笔趣阁>历史小说>草清> 第九百二十四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百二十四章(1 / 2)

师爷捏着下巴,目光闪烁了好一阵才道:“太后当然是试探大人,不过此事该不只针对大人,说不定是太后顺手而为的闲棋,大人更该注意,太后对白道隆下手意味着什么……”

刘统勋沉吟片刻,悚然道:“圣道真是要马上动手了!?”.

白道隆此人……怎么说呢,极没有存在感,三十年来的履历极为简洁。康熙时任韶州总兵,雍正时任杭州副都统,乾隆时统领新设的徐州旗营,年近七十,眼见就要告老了。

可真提到这人,别说刘统勋自己,刘统勋相信,就连慈淳太后都对其忌惮三分,这是个极有内容的人物。

圣道早年在广东起家时,白道隆领韶州总兵,与其鼻息相临。而后转任杭州副都统,圣道以龙门劈入江南,白道隆就守在旁边的金山卫。江南归英后,慈淳太后更委其重责,领旗营镇守徐州大门。

从大面上看,白道隆此人就是一张狗皮膏药,英华势力推到哪里,他就贴到哪里,忠心耿耿,无怨无悔。

细看下去,事情却截然不同了。

圣道起于草莽,据说还只是条混江龙时,跟白道隆的关系就已非同一般。而后起兵称天王,康熙不管是为遮颜面,还是为麻痹圣道,反正都将白道隆用作稳定圣道的棋子。雍正即位后,白道隆淡出视线,却还在江南蹲着,雍正不忌其通过龙门与英华相通,也该有留为南北相安之途的后手之意。慈淳登台后。更采取了抑位扬职的策略,把此人当作大清的南天门,却只给了徐州都统的低职。

三十年风雨。白道隆简直就是一尊不倒翁,北方有一句俚俗传言,说某人就是南蛮插进大清的**……说不清上面到底是不敢动此人。还是不想动此人。早年这话说的是连太妃都还不是的慈淳太后,这几年说的就是白道隆。

刘统勋倒是明白慈淳太后对白道隆的想法,就如慈淳太后之所以上位,其实就靠着能沟通南北的大义名分,而白道隆之所以能成不倒翁,靠的正是跟圣道潜隐时的交情。就这点来说,慈淳太后与白道隆有着相同的“出身”。

想通了这一层,现在慈淳太后要动白道隆。那就如自割下体一般,揣足了决然之心。而逼慈淳作此决断的原因,只可能是圣道即将北伐。

师爷叹道:“胡虏无百年运……这话连济南府的小儿都会说了,大人,值此大势,大人如何自处?”

刘统勋目光闪烁:“前几日,朝堂缓了户部春算。还允省关税入可延后解库,跟这事凑在一起看,慈淳是打算推着我们这些汉臣,带着北方的汉人舍命报大清国恩。白道隆之事,怕不是试探。而是故示恩信吧,呵呵……”

笑容刚起,却又沉了下去,刘统勋苦涩地道:“自处?我既不想踩着沉船入水,又不想跳船污了名节,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吧,走!”

他扬声招呼着师爷:“跟我喝酒去!”

晨色初露,淮安府清河县板闸镇,大运河闸口,一队挂着白旗的官船停在闸口前,岸上大批红衣端着火枪,枪口指住官船,气氛煞是凝重。

船队中间一艘大号坐舟里,身躯臃肿,下巴都堆出三层的白道隆早已无三十年前的精悍之气。他半躺在软塌上,一左一右两个婢女正服侍着他用餐,还有一个婢女脑袋埋在他两腿之间,正上下动着,不知道在干什么。

一杯**入口,身子猛然打了几个哆嗦,下面那婢女正要挪开脑袋,白道隆两手压住,使劲再耸了几下,这才吐出口长气,嘴角也拉出一条奶渍。

舒坦……

白道隆年岁虽大,兴致不减,晨时更意兴勃发。如果不是正在逃亡路上,他还会再真刀实枪地杀上一盘,而不是现在这般匆匆吃个早点。

可也仅仅只是仓促了点,白道隆此时没一点如丧家之犬般的狼狈和惊惧,这一日他等很久了。

自去年开始,南面北伐之声就越来越高涨,翻年过后,诸多迹象越来越明显。此时茹喜忽然要他回京述职,他用膝盖都能明白,那女人要收拾他了。

这三十年来,白道隆的心路历程完全是顺着南北大势走过来的。早年圣道起事时,他就忧惧不已,生怕康熙把他整治了。直到雍正时代,他都是战战兢兢。

但雍正时代落幕后,南北易势,他就开始扬眉吐气了。大清还领有江南时,他守着金山卫,跟南面大作生意。失了江南后,他又蹲在徐州,名为镇守徐州大门,实是维持南北“友谊”。有英华在,就没人敢动他,谁让他白道隆早年跟圣道有不一般的交情呢。

心气一年比一年高,家业也一年比一年兴旺,可白道隆也明白,将来终有一变,只有跨过这个关口,他白道隆,乃至他白家才能真正稳下来。

哪一变呢?就是脱北入南。

自英华复江南后,白道隆对自己的旗人身份就再没什么念想了,不管旗满蒙汉,能不能过好日子才是最重要的嘛。当然,之前他也没认真想过南投,他这好日子,是靠着这层能跨南北的身份换得的,不到最后关头,不能轻易跳墙。

现在茹喜帮他作了决定,踌躇乃至惆怅转瞬即逝,取而代之的是彻底解脱了的轻松,他白道隆和一家两百多口,就此鱼入大海了。

白道隆虽为徐州都统,但军务都是副都统管着的,没办法带着兵南投,但以他的身份,白道隆相信,即便是多年都没搭理过他的圣道皇帝,也会摆足欢迎的姿态,给予优厚的待遇。

虽说南面正在议什么满人处置令。鼓噪要清算满人罪行,可这不过是面上文章。他白道隆不仅跟圣道皇帝是故交,还是主动南投。怎可能难为他?

圣道皇帝是个念旧情的好人,他的旧部属周宁前几年犯了大事,却还是得了善待。而老朋友钟上位跟他还一直有书信来往。最近来信说在天竺辟了新的产业,活得颇为滋润,何况他白道隆呢?

有时候白道隆都在想,圣道皇帝能成事,至少有一分是靠着自己的。当年在英德的时候,不是他罩着,能有李三江,能有李天王?

因此他带着家人亲信。驾船直至运河闸口,向当地英华守军通报说大清徐州都统白道隆来投,然后就品着天高海阔的畅意,坐等当地英华官员来迎接。

这一等,早点过后小半个时辰了,日头初升,不仅没人来接。前方还传来争吵声,招来管家一问,才知红衣非要缴枪搜船。

白道隆南投,不仅带了一家老少,还有几十名持枪护卫。船上更有无数金银财宝。听到这话,心情顿时转坏。

缴枪搜船是正理,白道隆也理解,但想到船上的金银,他就生出抗拒之心。而这心思又推着他转念攀上了自己跟圣道皇帝的关系。

“区区小兵也敢为难我,他们真不知我白道隆是谁!?”

白道隆觉得很伤面子,决定维护自己的尊严。

“让他们的官长来见我!”

白道隆的吩咐由管家传达给现场的红衣军官,为了强调主人的情绪,管家的下巴扬得很高。

“听你的口音……也是旗人吧,怎么这么不长眼呢?军令?军令难道不是上面交代下来的?我们老爷跟上面……”

管家指了指天:“最上面的关系非同一般,眼下主动来投,那是多大的喜事,出了什么篓子,你这么个小小都尉能担得住?”

肩上扛着四颗银星的红衣都尉听到这话,脸色顿时复杂起来,他蹙眉道:“我们之前是旗人……这么着吧,让白大人先等等,我再去问问上官。”

管家随口问道:“你们上官是谁?什么品级?怎么这么拿大,都不来亲自接我家老爷?”

军官道:“张统制无权交涉,他正在等吴兵备,还请白大人稍待……”

闸口后方的署房里,一个浓眉飞鬓,气势摄人的中年军官正抱着胳膊敛目沉思,见他肩章绣着一颗金龙章,正是位准将。都尉急步而来,踏步行礼后再道出那管家之语,他猛然拧住眉头,眼中喷出炙热怒火。

啪的一声,一记耳光重重落在都尉脸上,咆哮声接踵而来:“你还当自己是旗人!?你是要丢掉兄弟们在西域浴血搏杀来的名声!?”

这准将指着闸口方向,脸上满是狰狞之色:“什么白道隆,狗屁!不尊号令,就是来袭的敌人!兄弟们手里的家伙是干什么的!?他不听话,就不会用刺刀,用子弹教会他们听话!?他大嘴张合,似乎要咬上了对方:“你知错了吗!?”

都尉脸上肿起一片,咬着牙道:“是!职下知错!职下这就去办!”

都尉刚转身,准将道:“算了,靠你也镇不住场子,我去!”

许久之后,天光大亮,一个红衣官员出现在署房里,门口卫兵扶枪行礼。

官员问:“张广泗呢?他不是该在署房里等我么?”

卫兵道:“禀报吴兵备,来人不尊号令,统制去处置了。”

江苏兵备道吴敬梓皱眉,心中升起不安之感。

闸口前,英华陆军三十九师统制张广泗双手背负,冷冷逼视着那管家,对方眼中满是不屑,让张广泗压在心口的怒火快撑裂了胸膛。

作为昔日岳钟琪辖下副将,张广泗与主帅一同投了英华,编入胜捷军出征西域,一路打到了喀什噶尔,换得了准将军衔。而后西域大军裁撤,他是第一批回内地的,统领三十九师的一个营驻守淮安府清河县的运河闸口。

张广泗与昔日主帅岳钟琪不同,没经历过那么多的心路煎熬。他只觉得,武人就是一把刀,而自己是把宝刀,若是还继续被满清那将死之人握着。那就是明珠蒙尘,由强盛之英华握着,才能快意驰骋。

尽管这心愿已经实现。西域征战是他这五十年来最畅快的时日,而他也一只脚跨入了将军门槛。但当他回到内地后,却不得不重新作一番自我认同。国中正高涨的反满风潮让他醒悟。自己是汉军襄红旗出身,这身份还阻碍着他,不能真正融入这一国。

虽说汉军旗人有禁卫十六师的前例在,国人并未将之与满人等而视之,还看作可以接纳的同胞,可那是禁卫十六师。他所领的三十九师,官兵也都是旗人,成员来自四川和陕甘旗营。在禁卫十六师的眼里。没得到“禁卫”称号的三十九师依旧是旗人师,跟已脱胎换骨的禁卫十六师不是一码事。而已升任总帅部军务次长的桂真更在各个场合强调三十九师是“旗人师”,话外之意很明显,三十九师想要获得认同,他张广泗想要真正融入英华,就必须付出更多。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