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笔趣阁>历史小说>天下首富> 第二百七十七章 你触犯了中国的利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七十七章 你触犯了中国的利益(1 / 2)

很多人说,巴尔干地区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

这个说法可以说正确,也可以说是不完全正确。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真正导火索是奥斯曼帝国的彻底衰落,这个大国再也不是欧洲从陆地向亚洲发展的障碍,甚至连帝国本身也成了列强窥欲的目标。

德国、奥匈帝国、俄国、法国、英国、意大利都急切的想要将手深入原先归属奥斯曼帝国的地盘,它们都一厢情愿的相信这里蕴藏着世界上最为庞大的资源。

这里还有另外一个更厉害的利益——巴格达欧亚铁路。

至少在这个时代,铁路依然是世界上最为强大的运输系统,雄霸着这样的一条铁路,也就意味着可以得到整个亚洲的资源,占据整个亚洲的市场。

当俄国暂停了海军的发展,集中一切力量发展自己的陆军,大量出口铁矿石和石油换取外汇,用于武装自己的陆军……情况就开始变得更加棘手了。

上海会议就是为了讨论这些问题,并最终确定中国在未来十年的海陆两军发展政策和指标。

经过了为期六天的讨论,1906年3月21曰,上海会议结束。

在这一次的会议上,胡楚元和国家军事委员会做出了一系列的新决定——加强陆军建设,确保对俄的长期压制,同时继续保证海军在亚洲地区的霸主地位,在世界范围内也需要保持在前三强。

根据这一原则,无畏级战列舰只建造四艘,不再增加新合同,退出中英关于公爵级战列舰的联合研制计划,读力进行益州级战列舰的研制。

在完成无畏级战列舰的联合研制后,国内海军制造业已经完全能和英国相提并论,特别是在新型汽轮机、无线电通信技术、声纳技术、无线电侦查扫描等技术上的研究和积累,国内已经能建造出比欧美列强更为优秀的巨舰。

胡楚元和吕瀚等人的意见相对较为温和,魏瀚这些主要的技术专家则坚持单独制造,也方便国产战列舰在设计上就直接使用新的设备,而不是在生产之后额外增装、改装。

按照海军的规划,要在1910年之前拥有四艘益州级战列舰和四艘宗远级战列巡洋舰,主炮口径都为330mm。

在整个海军的长期规划中,海军未来的主力舰队群将以330mm口径为主体,宗远级战列巡洋舰的排水吨位和益州级大致相当,都在2.1万吨上下。

以无畏级、凉州级战列舰为主体的305mm45倍径主炮体系开始逐步成为第二梯队。

魏瀚等人预计,海军的主炮口径未来还有可能增加到340mm,甚至是15英寸的380mm口径,国内要加快研究计划。

这一点,胡楚元是赞同的。

不过,就算是增加到380mm口径,主力编队仍然可以维持在330mm体系中,只是要牺牲旗舰的射程优势。

从现在开始,国内海军将不再列装新的15000吨级以下排水量的战列舰,现有的8艘凉州级战列舰保留,宁远级则陆续出售给其他国家。

在保持75万吨的中国海军总排水量吨位的前提下,中国海军要在经费允许的范围内,在五年内完成更新换代的计划。

当然,经费实在不足的情况下,胡楚元可以自掏腰包。

陆军才是建设的重点,基本的政策很简单,不管俄国陆军军费是多少,中国陆军的实际支出都要维持在俄国1.5倍左右。

有些钱不能直接见账的话,那就直接通过出售官股和政斧公共资产来维持。

中俄迟早还是会爆发新的战争,这是无法避免的事情。

胡楚元刻意通过法国资本在秋明地区大规模投资工业,特别是石油开采和加工业,目标也是要为新的战争做准备。

只要战争一爆发,直接出兵夺取秋明,中国的大规模机械化兵团在中亚地区就有了一个取之不竭的石油基地。

考虑更为长远的中俄决战,在国家层面,必须对新西伯利亚和巴尔瑙尔地区给予更大规模的投资,利用当地的矿产资源发展工农业,减轻战争中所面临的长途补给压力。

当然,疆省大开发的计划更为关键。

在军事装备上,350马力柴油机履带式重型主战装甲车及步兵装甲车、125mm口径的自行火炮、120mm口径的新型迫击炮、7.92mm口径半自动步枪、11mm口径重机枪、下配30mm榴弹发射筒的新型7.92mm冲锋枪……等规划中的新式武器系统都要加快研究。

新武器中的火箭炮、半自动步枪、飞机,三个工程要加快,化学武器和防御措施的研究更要加强。

目前,新型的侦察机已经开始服役,在国内也设立了两所飞机工程学院,系统而专业的培养技术工程师、飞行员、维修人员。

这只是一个开始,胡楚元在上海会议中提出的要求很明确,海陆两军都设置读力的空警团,不仅要有侦察机,还要有马力更为强劲的轰炸机、战斗机,甚至是运输机。

考虑国内,特别是淄博飞机制造厂在飞行工程上的研究长达十年,积累了大量的数据和经验,他的这一要求也不算过份。

至少可以这么说,目前也就中国有单独为飞机设计的航空发动机引擎,以及专用的航空汽油、专用的飞机铝合金、锡合金、机关枪。

中国的军费不算多,但要做出更多的事。

在这一次的上海会议中,不可避免的,大家也谈到了共和的问题。

何时共和?

这是大家现在也非常关注的问题,从政治、经济、军事三个角度来衡量,共和的基础已经是很牢固了,不会因为共和而引发内乱,关键是要寻找一个非常合适的机会,平稳过渡。

陆广荃还是比较急切,认为现在就可以进行共和。

胡楚元没有急着表态,这个问题……还得问一问瞿鸿机的想法,可他明白,瞿鸿机多半是不会急在一时,瞿鸿机的想法应该说是很简单的……肯定要共和,但不能在他这一任上。

想到这个问题,胡楚元就想到了沈葆桢。

沈葆桢当年也说过,铁路肯定是要建的,但不能是在他这一任上。

现实已经再清楚不过,共和早已是必然的趋势,谁也挡不住。

在会议上,胡楚元什么都没有说。

会议结束了,他才给瞿鸿机发了封电报,两个人交换了一下意见,得到了一个共识——可以不在瞿鸿机这一任上搞共和,但是,国内现在必须要加强对共和体制的宣传。

问题在于一旦共和成功,却没有足够的明煮做支持,那该怎么办?

怎么办?

胡楚元也不知道。

或者说,他还真的管不了。

幸好,除了他,别人都没有读才的资本和能力,他倒是有,可他对这些东西看的也比较淡。

他继续做他的大公党主席和国家军事委员会的委员长,首相……或者是总统的宝座让给别人轮流过瘾,也算是各有所获。

问题似乎还是有的,首相可以不掌握实际的军权,总统也没有充足的军权……这似乎就不合适了吧!!

上海会议结束后,卡奥拉尼公主的病情愈加严重,现有的药物并不能有效的控制住心肌炎和肺炎的扩张,几乎每一天,胡楚元都要去医院看她,对白喉杆菌有终生免疫力的潘丽美则长期陪在医院里照顾着她。

看着卡奥拉尼公主在病床上曰渐消瘦,胡楚元内心也在忍受着煎熬和刺痛。

到了4月初,卡奥拉尼公主的病情才终于出现了奇迹般的回转,在长期使用黄连素和氨苯磺胺后,肺炎首先开始出现被控制的迹象。

这让胡楚元稍稍感到一些安慰。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