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京,林府。
黛玉拉着贾敏的衣袖问道:“母亲,女儿听夫君说,秦家二爷回来了……”
贾敏甩开黛玉的手,然后伸手在黛玉的头上拍了一下,说道:“有话直说!”
黛玉捂着头,苦着小脸说道:“母亲,女儿觉得……秦家二爷和二姐姐挺配的……”
贾敏一怔,就听黛玉又说道:“女儿仔细想了想,二姐姐太温柔了,嫁到那种关系复杂的人家,绝对不会好受的,而秦家人口简单,秦太仆是出了名的大善人,人品好的不得了,秦太仆的妻子,正是外祖家的大姐姐,这不是正合适吗?”
“秦家二房依附大房过活,大姐姐一定希望秦家二奶奶是个懂事的女子,二姐姐温柔老实,正合适……再有,大姐姐和二姐姐是堂姐妹,关系很好,他们两个做妯娌,绝对能和谐相处的,大姐姐贤孝才德,二姐姐温柔良善,二姐姐不会给大姐姐添麻烦,大姐姐也不会让二姐姐被人欺负了……“
黛玉口中的“秦太仆”,说得是秦川,不久之前,秦川升任为正三品太仆寺卿,而“秦家二爷”说得则是秦川的幼弟,数年前高中进士的秦岳。
黛玉虽然比迎春要小,却已经嫁做人妇了,为迎春做媒并不算是惊世骇俗。
贾敏听了,并没有说话,而是在头脑中思索这门婚事的利害得失,然后,贾敏越想越觉得这门婚事可行。
贾敏抬头,见黛玉脸上满是笑容,好似写着”求表扬”三个大字,贾敏宠溺地笑了笑,将黛玉搂在怀中,捏了捏黛玉的琼鼻,笑道:“我们家小丫头长大了,都会给人做媒了,不错,不错……”
黛玉在母亲怀中蹭了蹭,然后笑道:“母亲,你也觉得合适,是不是?”
贾敏点了点头,然后又摇了摇头,说道:“我和你想得一样,这门婚事就像是专门为迎丫头准备的。”
“唉”,贾敏叹了一口气,说道:“姐妹二人嫁兄弟二人,虽不是换亲,却也差不多……若是你外祖家没有败落的话,这门婚事绝对成不了,不过如今,你外祖家败落了,你大表哥虽然没有被牵连进去,但也是自身难保,秦家反倒是有了冲天之势……”
黛玉一愣,心中觉得不妥,说道:“这样的话,倒像是二姐姐配不上秦二了……”
贾敏笑了笑,然后说道:“你这丫头,娘刚说你长大了,你就犯迷糊。”
黛玉眨着眼睛看向贾敏,贾敏笑着说道:“秦二年纪轻轻就中了进士,他若是出仕为官,那这门婚事自然不合适,可是,秦二辞官了,四处游学,专心研究学问……”
贾敏笑了笑,没有再说话,黛玉恍然大悟,吐了吐舌头,又抓住了贾敏的手臂,开始卖萌。
世人结亲,一般情况下,是不会让姐妹二人嫁兄弟二人的,因为这样的话,如果姐妹中的一人在婆家受了委屈,娘家顾及另一个女孩子,行事不能太过分,最后,可能姐妹二人都过得不好。
如今,荣国府已经败落了,只剩下贾珠一个男丁,若论门户,秦家高于荣国府,或者说,荣国府已经没有门第可言了。
再有,荣国府是兴盛也好,衰败也罢,秦川待元春始终如一,荣国府倒台并没有影响到元春和秦川的夫妻情分。
秦家的家风非常正,秦家子的人品也让人信的过,正因为如此,贾敏、黛玉母女才觉得迎春在秦家一定能生活得不错。
贾敏笑着对黛玉说:“这门婚事是你想到的,只是,事关迎丫头,这媒还是我来做吧。”
黛玉答道:“女儿之所以对这事上心,是为了二姐姐,可不是为了做媒。”
贾敏笑了笑,然后叫来郝仁家的,说道:“你派人去秦府,就说我请他们家大奶奶过来一趟。”
第二日,元春来到了林府,小心地问道:“姑母叫侄女过来,是为了什么事?”
贾敏将她的想法和元春说了,元春答道:“不瞒姑妈,侄女从很早开始,就在考虑二弟的婚事,也想过和二妹妹做妯娌,只不过……当时觉得不合适罢了。”
贾敏问道:“现在……你觉得如何?”
元春犹豫了一下,说道:“我回去问问我们爷的意思,这事侄女可不敢私自做主。”
贾敏表示理解,正想换一个话题,却听元春说道:“姑母,侄女有一个不情之请。”
元春咬了咬牙,说道:“侄女给父亲和母亲缝了几件厚衣裳,侄女想问问姑母,侄女能不能……”
元春没有说完,贾敏却听明白了。
贾敏收敛了脸上的笑容,抿着嘴说道:“难为你有这份心……唉,过些日子,你把东西拿过来,还有二丫头,三丫头、凤丫头她们,若是也做了,便都拿到我这里来,我找人分别送过去……你放心,太上皇极重孝道,不碍事的。”
元春听了,松了一口气,说道:“麻烦姑母了。”
贾敏说“无碍”,然后叹了一口气。
承瑞十四年春,秦川升任太仆寺卿,官至正三品,这一年,秦川才刚三十余岁。
秦川用了不到十五年的时间,从一介孤寒成为了大明的三品高官,深受太上皇的信任,前途不可限量。
秦川的妻子贾元春,品貌俱佳,温柔贤惠,和秦川的感情非常好,不仅将秦川的生活料理得井井有条,还为秦川生下了两个儿子。
秦川深得太上皇的信任,仕途一帆风顺,就在去年,秦川的岳家荣国府倒台了,牵连了无数官员,却没有对秦川的仕途产生丝毫影响。
这些年来,秦川一直坚持行善,名声极好,在整个大明都颇有声望,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几十年之后,秦川必能入阁拜相,甚至于,名垂青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