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笔趣阁>都市小说>大汉女学堂> 第九五三章 原始与先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五三章 原始与先进(1 / 2)

打仗应该是烽火处处。

钱汝君在学堂岛对外打仗的时候,却在外游玩。

即使看到人面临学堂岛的压迫,却没有烽火处处的感觉。

她有时候会看到学堂岛学生派的人到他附近的聚落去劝说所谓的刺头,却也不一定会遭遇到打击。

如果服从劝说的,那么他们会和平的转移,并且让学堂岛学生去分配他们未来的住处以及新生活。

事实上他们的新生活绝对跟原本的生活不一样,学堂岛学生把这些人收了进去,第一件事情不是打打杀杀,而是进行教育。

他们学会什么叫做新生活以及新生活的技能以及概念,并且了解到他们会做什么,给予他们新的工作分配。

当然新的工作分配,他们学会了,可以按照他们分配的工作去做,但是即使他们不按照分配的工作去做,却也不强制执行。

甚至只要能负担饮食住宿费用,他们还能学习更困难更艰难的城市技能,住在城市里面。

只要他们不造反,但是他们能够发现新的工作,那么他们就去做,但是如果他们想要偷懒,尤其是在岛上的男生,没有像女生那么多的勤奋,大部分的情况之下,岛上的男生所要负责的事情就是抵御外侮,也就是说平常的时候他们都在偷奸耍滑,或者是打磨身体,他们的转变最大。

大部分的男生会做抵御外侮的事情,而必须让他们去做这些规矩的工作,让他们很不习惯。

虽然规矩的工作就没有生命的危险,但是生命的危险却是伴随着人生的自由。

不自由,毋宁死在某些人的眼里,就是真理,所以这些人就会成为最后的刺头。

如果他们真的不愿意按照规定努力,找份工作去做,那么他们就会被强制带去最困苦的工作,经过最困苦的工作之后,再来做这些普通的工作,他们会觉得普通的工作非常的简单,非常的轻松,所以,只要经过强力的劳动,这些毛病慢慢的就会祛除了。

当然,钱汝君只是从纸面知道学堂岛学生将会如何去做,实际上这些运作是非常复杂的,不见得会在钱汝君的眼皮下发生。

钱汝君所看到的是进行的活动的整个过程,或者是过程中的一部分。

只要这份工作不是学堂岛学生亲自去进行,而是学堂岛学生指派下面的人去做,就有可能做得过火或做得不够,所以钱汝君如果看到他们在做收拢人心的事情,如果太过火,就会插手去帮忙,如果做得不够,也会将与劝导。当然,这种事情似乎学堂岛学生做得很好,钱汝君遇到做的不好的人并不多,显然他们并没有直接,把人派出来,进行收拢的工作,而是进行手下的教育,他们知道,如果只靠他们,要做事情是没有办法做到最快速,最好的,最好的方法是训练手下的人让手下去做。

训练手下,自然工作能力不如自己,但是能够负责更大的面向。

手下的人虽然会有一些缺点,但是如果他们对学堂岛学生有一股敬畏之心,他们会虽然会有一些做事不地道的地方,但是大方向是不会有错误的。

事实上,钱汝君发觉,即使是婆罗洲,每一个地方的生活方式还是不一样,几乎每一个地方能够形成聚落,都是附近的人结合在一起的,而它们结合在一起的时候,会把彼此的生活经验融入到这个族群里面,如果能够提供更大贡献的,能够在这个族群得到更好的待遇当然。

如果这个贡献没有办法持续,下去就没有办法维持固定的地位,人必须要不断的贡献,或者是他所提供的贡献,对族群来说是长久的事,如果只是一下小贡献,或许会让人家挂在嘴边,但是对于他自己生活的改进增加不大。

但是对于整个族群的改进就在于这一小小的贡献,能够让族群明显的比别的族群生活得更好,更强大,这时候他们就,能够征服对方,把对方吸收进来,不断扩大自己的优点,不过这一个动作却很慢,因为他们并不会随意的发起战争,如果要发起战争,都必须能够震慑住附近的族群,让他们不敢轻举易动,而它们打架的那一个族群,也就是他们要征服的族群,势必有一些冲突存在,而且是积怨已深,这样他们才好动手。

如果两个族群之间一直很和平,那么他们要动手起来就也非常的困难,因为如果没有合适的理由,其他族群就会出面来制止他们自己,并不是因为他们有公平,有正义,而是这样的变通行为对他们来说是不利的,所以他们必须阻止,即使对方有正确的理由,他们还是会想办法让对方不要发动攻击,所以平衡在于促进的族群比较多,但是如果这附近的族群不是非常多的时候,大的族群往往在这个时候就很可能成立了,尤其是附近只有两个部落的时候,另外,一个比较弱小的部落,往往就必须担心自己被并吞掉,当然被并吞掉也不见得是不好的事情,往往他们在被併吞以后女孩子都能够加入新的部落,男孩子可能会被奴役。

但是即使是被奴役,他们的整体生活却是进步的,对于那些地位本来就比较低的人来说,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反而是地位比较高的人,或许他们就会失去生命,因为人的地位一旦有了落差,他们往往会有一段的不甘心的时期,甚至永远心里都不甘心,直到有一天,他能够恢复自己的原本地位,如果没有办法恢复地位,其实他更好的选择是离开自己的生命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