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叹了口气,接道:“漠北元军足有二十余万,咱们北征大军势必也要出动二十万以上,这打仗乃是无数将士性命攸关之事,不可意气用事,当以谨慎为上。蓝玉虽也知兵善战,毕竟年纪尚轻,还从未担任过主帅一职,以我看还是颖国公更为适合一些。”
高巍眼见太子殿下也是比较支持由傅友德率军北征,略一沉吟间,缓缓说道:“傅友德将军虽是忠心为国,无奈今日在满朝文武之前主动请缨,却是有些过于刚直了。”说到这里,话语一顿间,接道:“既然颖国公主动要求率军出征,若是陛下单独和殿下相处,询问如何您看待此次北征大军的主帅事宜时,殿下最好不要力荐颖国公,要反其道行之,让蓝玉率军出征。”他见识超卓,深知洪武皇帝朱元璋处理军国大事之时,极有主见,时常有今日朝议之时,迁都北平,严惩国子监学生般力排众议之举。只要他认准的事情,即便是太子朱标这般最为朱元璋信任的儿子,也是万万难以改变。
方,黄等人听他如此说,心中都是微微叹息。高巍言辞之间虽是不痛不痒,但今日早朝商议北征元庭的大事之时,皇帝陛下态度的不可捉摸之处,到底是为了什么,他们还是心知肚明,洞若观火。
朱标对于高巍言下之意,自然也是明白,闻言心中不禁暗自有点黯然神伤,悄悄忖道:目下我尚未登基,和父皇说话也要如此顾虑重重,若是等到君临天下之时,只怕迫于形势之下,也会有不少违心之举。
正在此时,一个衣衫华丽尊贵,眉清目秀,年岁约莫十三四岁的少年双手端着一碗热气腾腾,色泽乌黑的药,缓步走进了书房来,正是太子殿下朱标的儿子,皇孙朱允炆。
原来朱标身体一直不大好,朱允炆深受方孝孺等儒家士子熏陶,对于孝道是极为看重的,方才在厨房守着白徵将中药煎熬完毕,这才亲自端来给父亲,让他按时服药。
方孝孺,黄子澄,卓敬等人眼见朱允炆到来,忙即站起身来,伏到在地,恭迎于他。
朱允炆将手中那碗药,小心翼翼的放在父亲身侧的桌上后,转身来到方孝孺身前,伸手将他扶起,微笑道:“陛下不在之时,方先生不须如此多礼。”说到这里,转头对黄子澄,齐泰,卓敬等人轻声说道:“各位大人快快请起,咱们不在庙堂之上,不须这般多礼。”
卓敬等人听朱允炆如此说,方才各自站起。
黄子澄低声说道:“殿下虽是宽厚待人,但我等身为臣子的自须谨守臣子的本分才可。”
朱标端起药来,轻轻吹了口气,皱着眉头喝药,心中却是极为欣慰,暗自忖道:炆儿虽是有点任性,但他聪明伶俐,于尊师重道和孝顺还是极为看重的。
方孝孺等人眼见朱标服药,心中都是略有隐忧,不敢过多打扰朱标休息,互相对望一眼后,一起站起身来,恭请太子殿下保重贵体,联袂告辞而去。
。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