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大师皆不见……”身上留着皇室的血,姿态放这么低,也太丢脸了!
“为母求经,三年无改,大善大孝大毅力。”周煄笑点,舆论造势本就是这样,自从踏上西山寺起,他就想清楚了今后可能遭遇的一切。
“要不然求见主持清石大师,大师可是受过陛下册封的。”柳嬷嬷建议道,若论俗世地位,主持自然要高些。
周煄摇头不语,虽然经历非科学事件,但周煄对佛/教并无感情,若是帝都周边有什么道观他倒是宁愿入道观,可惜这些年陛下尚佛,道教有些没落了。若真是和尚,于周煄而言并无区别,可文慧不一样呢,他出身富贵,又科举出仕,后来政治倾轧,一家子被“土匪”砍死了,他才心灰意冷当了和尚。最关键的是即便做了和尚,也不耽误他报仇啊。这样的经历和脾气,才是周煄需要请教和效仿的。
用了午饭,小憩一会儿周煄就带人去正殿听僧人们做晚课,已知的小奸细董大是必须带的,再加两个小厮一个护卫,就齐全了。
正殿僧人们排坐在一起,默念着经文,经文本就有许多梵文音译,人多又念得含混,听起来非常有催眠效果。
周煄让下人等在殿外,自己坐在末尾,盘腿拿着佛珠,吐字清晰的念着自己的经文,念得口干舌燥了,就改为默念。念了九遍,就起身给菩萨行礼,默默出去了。
全程都表现得无知无觉的主持睁眼看了看周煄逆光的背影,喃呢一声:“南无阿弥陀佛……”
然后是回院子看书,搬家的时候,周煄特意把小书房搬来了,他年纪小,对此间事务又不太了解,从律法到经史,从戏曲到游记,都是吸收风俗习惯的途径,周煄生怕自己融不进这个世界,做了孤家寡人。
用过晚饭再散步一小会儿,就上床睡觉了。
周煄的一天就这样安排,规律、无趣。
每个月周煄也会把张荣叫过来追问查出多少有二心者,查出来的人统统放到外围,留待他用。张荣开始还好奇问什么主子那么信重他,后来反应过来恐怕第一个被查的就是他才对。
柳嬷嬷一言惊醒梦中人,提醒了周煄,就算掌着卖身契也不一定能全然收服下人,周煄从那时起就一个一个排查起身边的人了,第一个甄别的就是最受重用的柳嬷嬷。等到了西山寺,事情走上正轨,周煄更是把规矩立严苛了,杜绝背主之人,更杜绝自以为“为了主子好”擅自做主之人。
调/教,磨合,大约都是这样,等着一年过去,周煄才初步觉得,人可以用了。
文慧大师也不是铁石心肠的人,或者能在每一个行当做到顶尖的人都有自己的为人处世之道,等周煄连着三个月送拜帖后,文慧大师就出关了。
周煄去见了人,也没有异想天开的让大师帮忙算命,或者让大师帮忙造势,只是请教了一些经史、佛书上的问题就回来了。也让提着一颗心的文慧放心不少,世上最可怕的就是熊孩子,尤其是后台钢筋铁打的熊孩子。
一年过去了,徐氏当初交到他手里的嫁妆也如常运转,田庄还好,没有大面积的“受灾”,铺子却开始亏损了。周煄知道,这是该敲打整顿的时候了。
这天一早,抄完经书,周煄就带着人下山去巡视店铺了。
周煄穿着细布衣裳,袖口连个花纹都没有,人也只带了两三个,低调的不行。在京城这种高官遍地走,皇族多如狗的地方,也就是个富户、小官之子的配置。
徐氏嫁妆里的一间布庄在背街上,周煄领着人从巷子里穿过的时候,听得碰碰作响,还有呼救哀嚎之声,伸头一看,好家伙,这是在打群架呢。
只见地上躺着十好几个汉子,都是粗布衣裳、蓬头垢面的,看样子就知道是流氓,可胜利的这方却是一个小孩儿领着,身后的人除了流氓地痞,还有几个明显就是护卫。
这年头是怎么了,还有人领着护卫和地痞抢地盘儿的?
“少爷……”一个护卫抽搐着嘴角想唤人回去。
那骄纵的小少爷昂着头教训道:“山鸡啊,说过多少遍了,以后叫我浩南哥!”
山鸡,浩南哥,w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