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1)
此外,邢州窑的白瓷、寿州窑的黄瓷、洪州窑的褐瓷等,也都享有一定的地位,当然,还有后世最出名的唐三彩。其实,在唐代,唐三彩并不怎么享有盛誉,因为当时的人民,喜欢的都是素色的瓷器,太过于华丽、太过于奢华的瓷器反而不受欢迎,唐三彩乃是贡品,有外国使者到来,唐庭回赠的礼物中一般都有唐三彩,所以对于外国而言,唐三彩的熟悉程度是最高的,外国史书记载的也最多,可谓是名副其实的“名声在外”。
当然,具体的瓷器生产情况刘鼎不是很了解,也没有这方面的专业知识,在这个话题上没有深究。桂花湾和檀木乡最高的械斗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在瓷器的问题上出事的。桂花湾和檀木乡相隔一座小山,就是这座小山上有两座瓷窑,一座是属于檀木乡的,一座是属于桂花湾的,生产的都是同样的瓷器,其中大部分都是黄瓷,因为两个瓷窑相隔很近,出产的瓷器又差不多,大家少不了比较一番,最后的结果自然是大家都不肯服输,认为自己的要比对方的好,争执中,摔坏几个瓷器也是很平常的事情,双方的怒火也就渐渐的上来了。你摔我几个瓷瓶,我就摔你几个瓷碗,你摔我一墙的瓷杯,我就推你一墙的瓷碟,一来二往,这仇恨就渐渐的积累起来了。
瓷器这种东西,原本就没有高下之分,一切都看欣赏者的阅历和心情。茶圣陆羽一味推崇越州窑出产的青瓷,但是他以茶定瓷,也有很多人不服气,例如后来的杜牧、李商隐等人,都推崇邢州窑的白瓷,这些名人尚且有不同见解,何况是普通的村民?只不过名人间可以求同存异,村民间却是非要整个你死我活,分出个胜负来,于是相互间的矛盾是越来越深,最终不可化解。
本来,这种事情的解决也很容易,当时的官员如果灵活处理,防微杜渐的话,断不会积累到现在,可是当时正好是藩镇忙于划分势力范围的时候,谁愿意管这样的鸡毛蒜皮?何况也没有觉得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久而久之,两村的矛盾是越来越尖锐,先是禁止通婚,断绝往来,跟着是抢夺水源,不给对方用河水,随后是痛打对方的越界者,抓对方的人作为人质,甚至是将对方的妇女抓来侮辱,中间的确死了人。
一旦涉及到人命,尤其是年代久远的人命,就变得非常复杂了,后来的官员根本无法了解当初的实情,因为中间又有官员徇私舞弊,一会儿偏这边,一会儿偏那边,有关的案情卷宗早就修改得面目全非,就连两村最老的老人都无法详细描述到底是为什么争斗的了。闹着闹着,这件事情最后就成了刺史府的心头病,王博也没有太好的处理办法,于是交给了殷红林,殷红林才懒得去接这个烫手的热山芋,一次都没有去过现场。
现在的檀木乡和桂花湾,相互间的关系已经到了一触即发的地步。檀木乡的村民都姓檀,其族长檀道济,曾经担任过吏部考功员外郎,而桂花湾的村民都姓朱,其核心领袖人物朱容轩,则担任过吏部司勋员外郎的职务,两人在朝廷做官的时候,因为工作上的原因积累了不少的矛盾,致仕以后将这些矛盾带到了乡里,继续争斗。现在两村的关系,除了历史上的斗争以外,还有两个核心人物的争拗,他们两个都可以说是舒州刺史王博的上司,尽管已经退休,王博也不好太过于下他们的面子,刺史大人都不敢插手,下面的人自然更加不敢了,使得两村的械斗完全脱离了官府的管理范围。
“刘鼎,那里的人都是疯子,好吃好住的还要闹!闹个没完没了!我看舅父的意思,是要你采取果断手段,将他们彻底的制服,让他们以后都再也不敢来闹!所以,你就放手的杀几个人好了,反正你又不怕杀人!”叙述完基本情况以后,殷红林悻悻的说道。
“杀他们做什么?再说,杀人未必能够解决问题。”刘鼎淡淡的说道。
王博这明显是在考验他,文人对于武将的误解,已经渗透了骨子里面去,王博虽然有求于他,却依然要设置诸多的刁难,这已经是文人的习惯性使然。如果这件事情不做好的话,王博看来还是觉得乃是一纯粹武夫,不敢放心的赋予自己权力。本着要为武将争口气的心理,刘鼎也要想办法这件事情处理好,最不济也要将此事压下去。
三人继续聊了一会儿,将桂花湾和檀木乡的情况基本了解清楚,已经是深夜了。刘鼎回到营房,将此事悄悄地跟黎霏嫣说了。黎霏嫣似笑非笑的说道:“原来我们千里迢迢赶来,居然是替别人解决家务事来着。这件事情你要是解决好了,你就可以成为舒州刺史的长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