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易冷淡的态度让林安然大感意外。按照当初在监狱里探望李亚文时候所取得的信息,临海区当初的养殖业蓝图是苏易勾勒出来的,李亚文当时也十分赞同,要不是后来出了事,坐了牢,恐怕现在已经有一定规模了。
在苏易的眼里,林安然只是一个偏远镇的镇委书记,在言语上就没太多的顾忌,他直言不讳地表达了他的意见,在态度上显得有些恶劣。
俩人是在苏易的办公室里谈的话,苏易的一个得力助手杨德财也在。杨德财是个心眼活泛的人,多年来跟着苏易鞍前马后,算得上是老臣子了。
苏易是农民出身,身上多少有些暴发户的脾性,容易得罪人,而杨德财能屈能伸,为人深沉,俩人正好互补。如果没有杨德财,苏易手头的生意恐怕也做不到今天你这般规模。
“林书记,苏总说话是憨直了点,不过他也是直肠直肚,你别见怪。当初我们和临海区谈合作海水养殖项目的时候,苏总是投了一些前期资金下去的,本来说好政府出海域和地皮,我们出资金和技术,结果倒好,李亚文一出事,后来上任的书记就不认账了,直接否了这个项目,害苏总亏了将近两百多万。”
杨德财听过林安然的名声,知道这人是做实事的人,政声相当不错,而且年纪轻轻就已经副处,虽然得罪了市领导,难保那天不会翻身重上高位,所以赶紧给苏易兜圆场。
“还有一点林书记您可能不知道,不是我们不愿意去太平镇,苏总是渔村出身的渔民,这滨海市的海域对他来说再熟悉不过,太平镇那个地方,是淡咸水交界,而且气候变化无常,养殖业对海水的要求很高,尤其是养殖鲍鱼之类这些金贵东西,咱们手头上虽然有技术,可是太平镇的海域水质太难琢磨,风险很大。”
这么一说,林安然总算明白苏易为什么会那么大火。一来估计是为了自己损失的两百多万,对政府部门朝令夕改已经是杯弓蛇影了;二来也是知道太平镇一带养殖环境复杂,怕自己没能耐驾驭。
“苏总,太平镇海域的具体情况我也有所了解,来之前我可是做足了功课的。如果我告诉你,我手头上有个太平镇的海域通,是那里的一个老渔民,可以说当地的水文资料还有天气等等,他闭着眼睛都能说出个道道来。有这么个人帮你,加上你苏总的技术,还有什么做不成的?”
苏易眉角的肌肉动了一下,似乎对林安然嘴里提的那个人相当感兴趣:“有这种人才?”
林安然笑道:“如果不信,我请苏总到我们太平镇走一趟,亲自见见这位高人,你们都是行家,行家对行家,一出手就知道有没有,不用我吹,对不对?”
苏易沉默了片刻,忽然又摇头了:“不行,还是不行。”
林安然愕然道:“怎么不行?还有什么困难?”
苏易说:“即便有了技术和你口里说的那个人才,也还是不行。你忘了一样很重要的东西,资金。”
林安然道:“资金需要多少?”
苏易伸出两个手指,晃了晃。
林安然道:“两千万?”
苏易嘿嘿一笑:“开什么国际玩笑,两个亿!”
这还真把林安然也吓了一跳。在来之前,林安然按照钱凡和李亚文提供的情况进行了一下估算,如果第一期海洋综合性养殖项目启动,其中青石坳岛周边海域租期十年算,再加上投资四百个海上鱼排,包括前期种苗投放、人员、设备等等,顶多不过是一个亿多点,怎么算出两个亿来了?
“怎么那么多?”
苏易摊摊手,撇了撇嘴,作了个无所谓的表情说:“其实我也就是顺口说说,林书记,这事办不成。”
林安然道:“苏总,你这话说早了点吧。你当年也只是个渔村里的小青年,谁会想到改革开放之后你短短十年间就富甲一方?当年你出来创业的时候,估计你们村里的人也跟你如今一样会说,这事不成。对吧?”
苏易一愣,林安然倒还真的说中了他的往事。当年苏易是滨海市第一批从事私人养殖业的人,算得上第一个吃螃蟹,谁也不看好他一个穷小子能靠借来的五千元办好虾池。
那段时间,苏易在村里是受了不少冷嘲热讽的,甚至村干部还正儿八经警告他,这文\/革才刚过,政治还不算明朗,别政治场上的回头风一吹,把他给吹进监狱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