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笔趣阁>历史小说>三国之我是无名氏> 991、孔融骂泰山羊氏 吴铭办大周时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991、孔融骂泰山羊氏 吴铭办大周时报(2 / 2)

吴立仁这一套威逼利诱加起来,虽然很多人不愿意,但是此时却也没有其他选择。毕竟已经有很多人表示支持了。

“属下等人愿意为周王马首是瞻!”

孔融、糜竺、陆俊、陈硅等人立刻起身附和,其他包括陶家、朱家、周家等也迟疑了一下,紧跟着附和起来,至于羊家、还有崔家、郑家也最终抵不过众人的意志,也只好拱手表示同意。

虽然如此软硬兼施,才逼得所有人能够同意,但是吴立仁也是相当满意了。若是以后他们敢有什么小动作,那吴立仁不介意杀鸡儆猴。

“诸公果然都是目光长远的才俊,既然都同意此事,那本王还有一个很好的创意,想和诸公再次商量一下。”

听到吴立仁的话,许多人的脸色不由得齐刷刷变了起来,刚刚才弄完这一出,吴立仁这又要整个什么出来。

“周王还要多少钱?直接说出来,我等一起商量一下……”陶商有些心虚地望着吴立仁道。

吴立仁哈哈一笑道:“陶公子多虑了!此事不需要诸位出一分一毫。既然印刷术已经成熟,那本王便想创办世界上第一份报纸。”

报纸?所有人听到这个,心中都不由得打了个问号,这报纸是什么鬼?和其他的纸有什么区别吗?

连王守仁此时都有些迷糊,上前问道:“不知报纸是何意?还请周王和诸位详细说明一下。”

吴立仁呵呵一笑道:“报纸者,报道天下新闻之纸也!可以刊登最新的天下大事,以及其他新闻政事,可以让众人可以及时了解讯息等等……”

吴立仁一时都不知道该如何解释了,不过王守仁却好像听懂了,接了一句道:“就像官府张贴的布告一般?”

吴立仁连连点头,这王守仁的领悟能力还真不是一般的高。

“对对,恰恰就相当于这个布告一般,只是布告一般只会贴为数不多的几份,而现在有了印刷术,那就可以做到人手一份。”

吴立仁说了半天,可是大家好像还是一脸懵逼,孔融对吴立仁的奇思妙想虽然佩服,可是还是要上前问道:“不知周王想要在这报纸上弄哪些布告呢?”

“比如各位行商,本王会有什么优惠消息,就可以刊登在报纸之上,那到时候诸位可以更及时的衡量得失;再比如,往大点说,和其他各诸侯之间的关系或者可能发生的战事,也会可以影响诸位的行商权衡。这些消息,有时候可是万金难求哦!”

吴立仁的话,让有些人欣喜,但是有些人却还是表示怀疑地,特别是羊祜,再次站出来问道:“行军乃是极为机密之事,周王岂能如此堂而皇之地布告于世?若是被敌国探子探到,岂不是置我军于不利之地?”

看来这个东西一时之间,还是说不清楚,那看来只能自己印刷出来一份才行了。

第二天,吴立仁特别召集了许多有文采的人,包括李白、孔融、王粲、罗贯中、郡学的施世纶、柳如是还有上官婉儿等人,一起商议这第一份报纸的内容。

吴立仁详细划分了报纸的四大版块,其中第一版便是围绕吴立仁的新政策,包括印刷术的推行和报纸的生产,另外还在头版宣传了即将举办的蹴鞠大赛,这个他让孔融来写;第二版便是军事外交方面,其中他让罗贯中、王粲等人写了一份声讨刘备的檄文;到了第三版,那就是经济农业这方面的,而吴立仁也已经想好了这一版的内容,最大的新闻,便是如今王安石和范仲淹在吴县变法的情况,他让上官婉儿和施世纶负责撰写;第四本便是文娱内容了,而内容经过和李白的一番磋商,就让李白写了几首诗登在上面,至于诗的内容,便是夸赞如今的王妃貂蝉的。

而其中第一首,吴立仁便已经很熟悉了。

云想衣裳花相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这正是李白当年写给杨贵妃的诗句,如今用在同为四大美人的貂蝉身上,自然也没有什么不妥。

这份报纸,可谓是集结了史上多少大才子,共同撰写完成,即便不能流芳千古,想必在多少年内,都无法再达到这样的群贤荟萃了。

众人都按照吴立仁的吩咐,开始去忙自己的事情,等到稿子全部准备完毕,集中交到了毕昇手中,让他开始从事印刷,而第一次印刷,吴立仁不准备印太多,五百份就足以。对于那些大家族,每家分上一份就可以;而对于普通百姓,想必大多数都不认识什么字,也只能选择部分人免费发放,让他们知道这回事就可以了。

而吴立仁,也将世界上的第一份报纸命名为:大周时报!

不过事情进展的顺利度,还是大大超出了吴立仁的想象。在后世很容易印刷的报纸,让毕昇的团队几十人日夜赶工,可还是用了三四天的时间,这报纸便才算印刷完毕。

不过这一次,吴立仁总算让大家明白了,报纸到底是什么,也总算让大家明白了,报纸竟然是如此有意义的东西,报纸这个词,开始成为了此时下邳城谈论最多的一个词。而大周时报,更是让吴立仁治下的百姓,更加有了归属感。

只不过吴立仁没想到,那些没有运气分到报纸的人,开始纷纷采取各种手段去购买这个新鲜事物,甚至有人私下出百金去购买一份这样的报纸。

当然吴立仁知道,这种热潮不会一直持续的,吴立仁现在没有自己的通讯社和记者团,所以报纸不会经常出,才会显得珍贵起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