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笔趣阁>历史小说>历代王朝更迭> 第130章刘氏当再次受命于天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0章刘氏当再次受命于天(1 / 2)

中国古代,尤其是儒家社会,十分讲究“正名”这一问题。孔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王莽很爱惜名誉,却强行登基称帝了。王莽为了证明自己称帝的合法性,他派人将传国玉玺给夺了过来。王莽拿着玉玺把玩无厌,正看得出神,蓦然发现一个大问题。这个问题很严重,也很棘手,那就是该怎么称呼王政君。

已经年迈的王政君可谓是历尽沧桑。此前,王政君见证过刘奭、刘骜、刘欣和刘箕子的皇帝大业,可谓是大汉的柱石。王莽建立了新王朝,如果还称王政君为王太后,就表明王政君是汉朝人,否认新王朝的合法性,起步前后矛盾。

为了证明新王朝的合法性,王莽苦心钻研,终有成就。他改封王政君为“新室文母太皇太后”。“新”指王莽所创建的新王朝,“太皇太后”指王政君是太后,两者一连,既保留了王政君的尊贵身份,也体现了新王朝的合法性。如果有什么不好,就是“新室文母太皇太后”太长了,叫起来不顺口。

王莽称帝后,不再听从王政君的吩咐。然而,王莽对待王政君还保留着最基本的晚辈对待长辈的礼节。如果王莽不守最基本的孝顺之礼,王舜就不会成为他们之间的桥梁了。

王政君一天比一天衰老,眼见就要归西了。可是,王政君没有陵寝。傅昭仪死后,刘欣这个不孝顺的过继儿子抢了王政君的陵寝,安葬傅昭仪。王政君作为元配正妻,死后不能跟丈夫葬在一起,确实不好受。刘欣死后,王莽掌权,王政君也不方便挖傅昭仪的坟,将她鞭尸三百。

挖坟的事,王莽却是干过的。翟义起义失败,被五马分尸后,王莽将翟义的祖坟给挖了。王莽借此晓谕天下,造反者不会有好下场,终会累及先人。王政君的陵寝被抢,王莽知道她伤心,于是决定在她百年之后,将她与刘奭合葬一处。然而这就必然打扰安眠于地下的刘奭,这就犯了王政君大忌。

王莽此举确实伤了王政君的心,王政君自此不理王莽。新王朝规定,朝服颜色为黄色,每年十二月初一为新年。可是王政君不遵守,她每天都穿代表大汉的黑色衣服,将大汉规定的一月初一当新年。每到新年,王政君都到刘氏宗庙,祭天祭地祭祖宗。王政君还独桌吃饭,只和服侍她的人说话。王莽彻底伤了王政君的心,王政君没有办法直接同王莽抗争,只能用沉默应对。

新始建国五年(公元13年)二月,王政君驾崩,享年84岁。

王政君之死,使得将其视为对手的王莽很是伤心。放眼天下,王莽真的是成了孤家寡人。王莽经历了爱名,爱权,最后爱理想的阶段。曾经的王莽爱名,渴望“天下归心”;再过一段时间,王莽爱权,盼望登基称帝;现在的王莽爱理想,憧憬周朝社会。王莽奋斗一生,终于找到他的理想了,他以恢复周朝社会为毕生大业。

王莽一直不明白,他所做的一切都为回到那个连孔子这种圣人都渴慕的周朝,为什么就有那么多人反对他。在王莽的理想社会,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人们彼此相敬相爱;百姓有地耕,有房住,有饭吃,有衣穿。王莽知道大同社会,也知道小康社会。他很自负,相信凭他一人之力,定可以带领百姓进入小康,最终走向大同。小康社会是儒士的梦想,大同社会更是儒生的梦想。就玩弄政治权谋而言,王莽是假儒士;从为理想社会而奋斗的角度说,王莽是真正的儒士。

王莽兢兢业业,日理万机,独自包揽全国的奏章,非常劳苦,已经是全国劳模了,天下人还是反对他。上层社会反对王莽,因为王莽损害了他们的利益;百姓反对王莽,因为王莽扰乱了他们的生活。王莽坐在长安,一心批阅奏章,不知道已经天下打乱了。

王莽称帝这些年天灾不断,人祸不止,民不聊生。公元17年发生饥荒,荆州尤其严重。饿死的人太多了,百姓找不到吃的东西,就要饿死了。躺在家里是饿死,揭竿而起也是死。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奋力一搏。

荆州饥民将自己的命交给上天,共同推举出一位首领,大举入城抢劫。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百姓众志成城抢劫成功。抢劫成功后,他们占据绿林山,专门抢劫官府,赈济灾民,被尊称为绿林军。后世人仰慕绿林军的行为,尊敬“绿林”二字,演化出成语“绿林好汉”。

绿林军如星星之火,顿时燎原,农民起义兴起,纷纷涌向长安。

揭竿而起,重兴汉室

刘秀的身世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