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桥是清虽然没有直接拒绝陆海军要求增加军费的请求,但是在通过对于革命委员会的财政状况的描述下,已经算是委婉的提醒陆海军,和革命委员会比拼军费日本已经是马马虎虎了,但是还要同美国比拼造舰规模的话,日本的财政根本承受不起。
只是大岛陆相显然并不甘心就此放弃,他依然坚持的道:“美国海军虽然扩建了舰队规模,但是我们好歹还有日英同盟作为抵抗。但是一旦革命委员会的陆军再这样扩张下去,我国恐怕今后就无法再和中国人在大陆上交锋了。
若是首相阁下认为扩建陆军无法提上日程的话,那么也应当考虑借助协约国的力量,现在就和中国人全力以赴的打上一场了。天津事件正是挑起战争最好的借口,至少在打残了革命委员会之后,我们不仅可以收回北朝鲜,还能拿下革命委员会最为精华的满洲地区…”
加藤友三郎觉得大岛陆相简直是发疯了,不管是从协约国各方在天津事件中的表现和革命委员会当前的实力来看,陆军根本毫无胜算。他下意识的脱口问道:“现在挑起日中战争,陆军认为自己能赢?”
大岛陆相毫不退让的回道:“我并不是说一定会赢,但是按照现在的局势再等上几年,我们胜利的希望就越发小了。而且革命委员会和美国之间正不断接近,一旦双方成为实际上的盟友,那么日本就会处于中美的夹击之下,与其被中美联合封锁于东亚,那么倒不如现在放手一搏,至少我们现在只需要对付革命委员会就够了。”
这场内阁会议最终还是没有定下任何决议,陆军的放手一搏,几OTg2NTc=乎就是要将国运完全寄托在当下的一战中,但是欧洲大战带来的机遇期,正给日本带来源源不绝的利益,几乎没有什么人有这个意愿把国运托付给陆军去冒险,还是连续被革命委员会击败了两次的陆军。
更何况,日中贸易的份额还在持续的上升,虽然革命委员会在满洲驱逐了日本的特权,但是并没有完全把日本的商业也一并驱逐出满洲。中国人的经济虽然以一种迅猛的姿态发展着,但是日本在教育和纺织、机械加工等产业上依然占据着优势,而中国提供的原材料及初级加工品,同样助长了日本纺织、机械加工和化工业的快速发展。
比如,日本所发明的“味之素”现在已经成为了中国食品加工业中必不可少的原料,而日本向中国出口轴承、齿轮也成为了中国工业中极有益的补充。这些商业上的互利,正使得日中双方在经济上获得了加成效果,也极大的拓展了两国对外贸易的竞争力。
而海军和外务省就更不愿意在这个时刻和革命委员会发生什么冲突了,海军现在的造舰材料正是来自本溪钢厂,采用了优质抚顺焦煤冶炼的本溪钢材,性能要比日本本国出产的钢材要好的多。而葫芦岛造船厂也试制成功了出色的装甲钢,几乎和美国出产的装甲钢相差无几。
随着英国于上半年停止出口钢铁之后,日本不足的钢铁部分就只能从美国和中国获取,但是美国虽然是世界第一钢铁生产大国,可是为了供应欧洲大战,钢铁的出口量正不断的缩小。
于是中国钢材就成为了海军第二优先的选项,对于当前的海军来说,任何可能导致军舰建造延误的因素都是不可饶恕的,和中国的开战不仅将会失去优质钢铁的供应,更重要的就是可能会导致海军从太平洋和南洋地区的全面收缩。
和满洲相比,海军其实更喜欢东南亚地区,因为那里有中国所缺乏的橡胶和石油,随着欧洲战争的发展,军舰燃料更换为石油已经不可避免。当然海军想要真正在东南亚立足,趁着欧洲列强无暇关注东亚局势时尽快完成军舰建造案才是根本。
若是等到欧洲大战结束,现在太平洋和南洋海上的空窗期可就难以再看到了。更何况,随着日本海军的南下,澳大利亚、新西兰、荷兰东印度群岛殖民地政府都表现出了警惕,这还是在日本保护着它们的前提下,可想而知等到战后英国海军返回这一区域后,这些英国的属地或依附政权不知该怎么排斥日本海军在他们身边出现了。
就海军看来,革命委员会虽然是日本未来的威胁,但是作为一个岛国怎么能够去同大陆国家拼刺刀呢?英国好歹还有法国和俄罗斯作为帮手,但是东亚大陆上可没有替日本去对抗中国的陆上强国。之前还有一个俄罗斯好歹能够帮助日本分担一点压力,但是这场大战看起来都要把俄罗斯给打瘸了,短时间内恐怕不会插手远东的任何争端了。
这样一来,日本真的要同革命委员会展开一场陆地上的作战,估计就是如同日俄战争这样惨烈的倾国之战,但是能不能胜利还真是两说。至少当时日本还有着英美的极力支持,但是现在日本只能靠自己,英国人不要说出钱了,他们现在都快要成为日本的债务国了。至于武器,英法就更不足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