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人找到了李恪,通过他被求救信送到了李阁老案头。送信之人本就是李恪旧日的战友,听到石勇的哭诉平虏军士兵在冰天雪地之中,饿着肚子,穿着破袄,拿着残破的兵器为国守护边境长城,很少动情的李恪也不禁红了眼眶。
李阁老思虑了两日,只是让李恪向石勇转告了他的意思:第一要保密,只当他从来没有见过平虏军的人和信件;第二,让信使石勇先回去,他一定会想办法的。
石勇闻言大失所望,以为李阁老畏惧后党和阉人的势力,要明哲保身,不敢援手。所谓的“想办法”,不过是搪塞打官腔罢了。
李恪毕竟要比石勇见多识广。他安慰了石勇一番,送他出了京城。便回去找李阁老。李阁老关起门来,对他如此这般的吩咐了一番。
经过李恪十多天的奔波,一个半月后,终于有一个商队出现在了平虏军主军大营的门外。商队领头的绍掌柜见到周永道后,自称他们是无衣商社的粮队,而商社背后的老板居然就是平虏军的主将……
自那以后,便是由平虏军军士乔装成商队护卫,这个绍掌柜经商的手段颇为不凡,除了李阁老最初拨给他不多的资金之外,他也不知道他从哪里弄来的本钱,每年春秋两季,都会给平虏军送粮送银子。
这会被聚英寨所劫去的粮银,正是平虏军过冬的军需。
如果不是为了这个原因,李恪有怎么会甘心为徐谨所差遣。这批粮银不但要安然无恙的从山贼手中夺回来,还要再下雪封冻之前送到平虏军的大营里去。否则一旦大雪封山,运输就成了问题,边军的士兵没有吃穿过冬,肯定就要有因冻饿疾病的发生的减员。这些可都是他昔日一起并肩战斗过的同袍兄弟啊。想一想,都会让他心焦心痛。
待徐谨进了客厅,李恪也不落座,只是问徐谨道:“徐翰林下一步有何打算?”
徐谨听到“徐翰林”三个字,也不以为仵。这个李恪桀骜不驯。只有当着李敏君的面儿,不得已的时候才会称呼他“姊夫”。平日里都是不冷不热的叫他官称。
徐谨面是不改,口中道:“目前最重要的是保护粮食的平安。我最担心的是,山贼听说官兵围剿,会转移粮食和银子。即使标兵营能够把他们围住在寨子里,也要放着他们狗急跳墙,放火把粮食烧了泄愤。银子倒还好说,那么一大批粮食可是一时半会儿有银子都买不到的。”
李恪闻言也是心中一惊。不管他如何不屑徐谨的人品,对他的见识却不得不佩服。这也是他能够在这件事上听其命令而行事的原因。
李恪也是聪明绝顶的人。他略一思索,便道:“徐翰林的意思,是让我们几个潜入山贼寨中,见机行事,保护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