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莉华问黛玉何为寡人之疾, 黛玉推说不知道,奈何郑莉华不信,死活追着问,黛玉只得说:“你回去读读《孟子》, 便知道了。”
郑莉华疑惑半天,暗暗记下“孟子”二字。她在读书之事上,一向不通的很,不过既然跟书有关, 她想,回去问问兄长便是,他可是对那些经典什么的倒背如流。
二人在亭子里坐着,渐渐有三三两两的姑娘带着丫头过来。黛玉推病常年不参加京中闺秀的的聚会, 认识她的人很少。众人不知她的身份, 倒也不大理会她, 黛玉也落得清净 。亭子里的人越来越多,不过都是贵族小姐, 举止矜持妥当, 倒不显得喧哗。黛玉、郑莉华来的最早, 自然是占了最好的位置,正对着花园和池塘, 视野最好,低头便见锦鲤在水中游弋摆尾。
一个粉衣少女扶着丫头的手摇摇晃晃的走来, 快走到池塘旁了。沿途碰到的姑娘都十分热情的跟她打招呼, 有些甚至颇带谄媚的神情。
黛玉悄悄推推郑莉华的胳膊:“那位姑娘, 你可认得?”
郑莉华眯着眼瞅了瞅,低声道:“姐姐,那是理藩院左侍郎张大人之嫡女,其母是一宗室郡主,所以大家都捧着她。”
理藩院左侍郎那是从二品的高官,其母又是郡主,难怪人人都给她面子。
想到这里,黛玉不由得便想起北静王的亲妹妹昌华郡主,自己与她虽未见过几次,可每次她说话都是夹枪带棒的挤兑自己。幸而如今她嫁到外地,不然便是王妃如何盛情,这北静王府自己也不会踏足的。不是她小心眼,试想想一进府就看到一个不喜欢自己自己也不不喜欢的人,还不够膈应的!
见黛玉只是发愣,眼睛也怔怔的,郑莉华低声道:“姐姐?”
黛玉抬头笑道:“没事,我就是想起一个人来。这位张姑娘,你可接触过?”
郑莉华摇摇头:“姐姐也知道家父不过是一个小官,在京中没什么根基,这些世家哪里看得上我这个小门小户的女儿?因此,虽然这几年我也参加过不少聚会,也不过结交几个小门小户的姑娘,似张姑娘这般众星捧月的,我也只有远远看看的份儿。”
“你不要妄自菲薄。”黛玉看了看她,“令尊如今是正三品的郎中,前途无量,你家的门第也不低,以后比她有前程也未可知。你呀,这满脑子的落魄想头也该改改了。”说着,在她脑门上点了点。
说话间张姑娘已上了二楼,在座的姑娘们纷纷起身相迎。
尚安然自若闲坐赏景的,唯黛玉一人而已。
自然,她成了唯一的例外,也成了满亭子的焦点。
黛玉赶到有人在暗中观察她。她们自以为做的悄无声息很是高明,其实一举眉一注目早已落在黛玉眼中。张姑娘眼中有着明明很生气却要保持贵女风度强作大度的纠结,作为群芳之首,她不出言发难,自有人为其代劳。
“呦,不知这位是哪家的姑娘,父亲官任何职?”一穿着银鼠褂的女孩上前,打量黛玉一眼,见其衣着朴素,头上也没有什么奢华的佩饰,便以为不过是小官之女,放肆的笑了几声,引得亭子里的姑娘、丫头纷纷捂着嘴笑。
银鼠褂女孩的眼神在黛玉身上逡巡,锐利中带着轻蔑,可以说是相当无礼。
黛玉知道她在暗示自己起身,将这最好的观景位置拱手相让。可是,凭什么?
郑莉华很为黛玉抱不平,焦急道:“林姐姐的父亲是……”
“郑妹妹!”黛玉看她一眼,款款的换了个姿势,倚着栏杆看对面一堆唯恐天下不乱的少女们。郑莉华不甘的咽下接下来的话,看一眼黛玉,满眼的委屈。
黛玉云淡风轻的笑笑,给她一个安慰的眼神,看向银鼠褂少女,不疾不徐的道:“难道你家长辈没教你,不先自报家门而冒昧问别人的父亲官任何职,是一件很不礼貌的事么?”
“你——”银鼠褂红了脸,恼羞成怒的怒视着黛玉,又不好说什么。
被簇拥着的张姑娘开口了:“沈妹妹,既然这位姑娘这么说,你便先自保家门罢,免得别人说你无礼。”
银鼠褂咬了咬嘴唇,露出委屈不甘又不得不听从的隐忍表情,转向黛玉,眸子里又闪出怨毒的光彩,不情不愿的自报了家门:“家父乃是理藩院员外郎,从……五品。”
从五品的理藩院员外郎,尚不如六部员外郎尊贵,在这群贵女当中,亦属下乘,难怪她说的如此没底气,也难怪她那般的恭维张姑娘。张姑娘的父亲,可是银鼠褂父亲的顶头上司。
接下来众人都等着黛玉自报家门,黛玉却微微侧头,一手搭在护栏上,看池子里的锦鲤去了。慧儿微微垂首,扫视一眼众女,不卑不亢的道:“我们姑娘乃是太子少师、首辅林大人之女。”
一时鸦雀无声,空气凝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