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笔趣阁>言情小说>国际视野中的资优教育> 四、 我国资优教育课程建设的设想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四、 我国资优教育课程建设的设想(1 / 1)

我国资优教育的发展日益受到政策层面和社会各个方面的关注和重视,这对于推动这个领域的探索是一个有利的时机。但是,必须看到,我国在开展资优教育方面也面临着很多困难。特别是,整个基础教育阶段仍然面临着应试的压力,而现有的中考、高考又很少注重全面素质的考察和创造力、领导力等资优教育最珍视的素质的考察。另一个挑战是,我们的学校和教师以及学校的运行机制都是在过去的条件下发展成型的,很多方面不适应资优教育对于灵活性、个性化等方面的要求。因而,不难理解,现有的资优教育模式中,单独设校和单独编班的形式并无对于资优教育的系统考量,仍主要是为了更好地在应试或者竞赛方面有更好的表现。在常规的教育体系中,资优教育的实施空间也较为有限。尽管有这些困难和约束,笔者认为,只要学校有长远的眼光,坚定地承担起育人的责任,勇敢地进行实践探索,还是能够创设促进资优学生成长的学习环境,促进其更好地发展成才。考虑到我国教育发展的实际,借鉴资优教育课程开发的国际经验,笔者觉得我国普通高中的资优教育课程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

首先是明确资优学生培养的目标,并以此作为资优学生课程开发的指向和依据。学校如果笼统地以“全面发展”等为目标,就缺乏具体的学生群体指向,也缺乏领域指向和学校特色。

第二是形成清晰的、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的课程框架。特别是加强不同类型课程之间的联系。在很多学校,选修课和各种活动型的课程因为不是传统的考试科目的范围,在教师和学生的心目中可能处于边缘化的地位,被认为是锦上添花的项目,未能得到充分的重视。反过来,如果将拓展性、研究性、活动型的课程和核心课程关联起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这种情况,因为通过这些课程有助于深化对于核心课程知识的学习与掌握。另一方面,这种整体规划、相互关联的课程体系有助于减少学习内容上的重复,提升课程的整体效益。

其三是核心课程教学的优化,包括教学方法的变革和课程内容的调整。教学方法变革方面,重点是加强学生的课堂参与,在课堂上为学生设计良好的活动和环境,让他们有充分的空间进行问题解决和知识建构,从而培养他们的实际能力。因而,问题解决、项目、实验、研究、对话、讨论等形式的教学应该逐渐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彻底改变以教师讲授、学生听课和做习题为主的状况。这不仅对于资优学生有利,对于全体学生的发展也是有利的。在课程内容调整上,主要是根据学生已经掌握的情况进行难度和进度的调整。在资优教育的实践探索中,研究者主张运用诊断—处方法(diagonosticprescriptive approach),先诊断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再开出相应的教学处方。这种基于诊断性评价和对于学生具体状况的掌握,进行区分性教学(differentiated instruction),为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提供了具体可行的技术路线,也是有利于包括资优学生在内的全体学生的。针对资优学生,还可以进行课程压缩、内容免修、学科免修、提前修读高年级课程等特殊手段来支持他们以加速模式进行学科领域的学习,或者以内容拓展等形式进行丰富和加深形式的领域学习与探究。从资优教育的角度看,核心课程优化的目的在于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效果,让学生更好和更快地完成基础知识的学习,为拓展和深化性的学习提供更多的空间与时间。

有了核心课程优化提供的更多时间和空间,就有更好的条件实施丰富和拓展性的课程以及研究/创造性的课程,这类课程应该是以学生自主选择为基础、以学生活动为主要形式的。这类课程又可以粗略地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内容的丰富为指向的,另一类是以内容的精深为指向的。其中,以内容丰富为指向的学习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有机会广泛接触和了解不同的领域,比较类似renzulli丰富教学模式中的第一类活动。其与核心课程的关联可以以具体内容为纽带,比如某个学科的某个领域的前沿发展的介绍、某个学科的某个领域的实践应用或者工作场所的参观考察、某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关于个人生活和研究经历的讲座等,或者某一领域的兴趣活动等。以内容的精深为指向的课程主要是指学生在选定的领域进行深入学习和研究,或者发明创造、真实问题解决等。当前资优教育的实践越来越注重课程的挑战性、学习的深度和复杂性(tomlinson, 2005)。在我国,核心课程的实施难以为资优学生提供充分施展的空间,而在这类指向内容精深的课程中,资优学生有机会发展自己的潜能,特别是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

当然,对于丰富性和精深性的划分不是绝对的、非此即彼的,二者可以是相互关联与桥接的。比如,学生主要通过核心课程和丰富性课程发现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领域,而后进入该领域的精深性课程。当学生进行某一领域、某一主题的深入学习时,可以通过丰富性的课程来拓展对于与这一领域或主题相关的领域的认识。有一些课程,对于一部分学生是深度学习和综合锻炼,对于另外一部分学生则是丰富性活动。比如,一些高中开设的学生自创课程,由学生在自己的特长领域开发面向本校同学的课程并进行授课;一些学校开设了学生讲坛,由学生做各种类型的报告,这些活动对于主讲的学生来说是高挑战性的深度学习,对于普通的参与者而言就是丰富性的活动。学校的社团活动往往也是如此。

为支持上述各项课程建设活动的实现,还需要在教学管理、学习资源开发、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提供支持,特别是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方面。在一些国家或地区,开设面向资优学生课程的教师必须持有专门的资优教育教师资格证书或者接受专门的培训。此外,为了更好地设计课程及检验资优课程实施的效果并为课程调整提供证据,课程设计还需要有实证研究的支持,特别是以来自设计实践现场的数据为基础的研究的支持。

参考文献:

davis, g.a. & rimm, s.b.(1998). education of the gifted and talented (fourth edition). needham height, ma:allyn & bacon.

tomlinson, c.a.(2005). quality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for highly able students. theory into practice 44(2).

tomlinson, c.a., kaplan, s.n., renzulli, j.s. purcell, j, leppien, j. & burns, d.(2002). the parallel curriculum: a design to develop high potential and challenge highability learners. thousand oaks, california:corwin press, inc.

vantasselbaska, j. & brown, e.f.(2007).toward best practice: an analysis of the efficacy of curriculum models in gifted education. gifted child quaterly 51(4):342-358.

vantasselbaska, j. & wood, s.(2010). the integrated curriculum model (icm). learning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0(2010), pp.345-357. [db/ol].http://pdn.sciencedirect.com/science?_ob=miamiimageurl&_cid=272107&_user=1002935&_pii=s1041608009001125&_check=y&_origin=article&_zone=toolbar&_coverdate=31-aug-2010&view=c&origincontentfamily=serial&wchp=dglzvlkzskzk&md5=d3e6423f5e47e9ab1dae107741752c11&pid=1s2.0s1041608009001125main.pdf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