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时要注意与新教材进行宏观对话,树立整体观念,从教材的整体人手通读高中所有生物教材,了解教材总体的编排思路和意图,而后再弄清每个“模块”在整个教材体系中的地位、作用及前后联系,用联系的观点分析教材 用创新理念处理教材。新课程理念下的备课,教师一定要排除旧教材的干扰,尤其是横跨新旧教材的老教师。要在短时间内全部忘却旧教材的内容较难,但备课时一定要注意新旧教材的宏观调整和变化细节,要做变化记录,做到心中有数,否则会影响到新课标的把握。
3.与同仁对话意识。
与同仁对话,就是指教师们在教学活动中相互切磋、协调和合作,共同分 享经验,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可以通过彼此间的交流最大范围地促进教育信息的流动,从而扩大和丰富教师的信息量和各种认识,也可以通过分享、借鉴和吸收他人的经验,反思和提升自己的经验。新课程要求教师要有 协作精神,共同完成任务,群策群力,发挥每个老师的个性特长,使教师在互动、对话中成长。
从教近二十年来,笔者深深体会到,一个人的智慧和精力毕竟是有限的,合作是很有必要的。在备课时常常会遇到个人的才智难以解决的问题,必须依靠团队的力量才能解决。如笔者想把高三生物“考点复习法”整理出一套完整的教案、课件及配套练习,若一个人干工作量十分巨大,得查找新课标中的考点要求、整理相应的复习纲要、搜寻最新(或经典)的配套例题、配备限时课 堂训练和单元测试等系列工作。每一个课时的备课都得花上好几个小时。这时 就要发挥同一年段的备课组力量,进行分工负责、资源共享。每个老师的思路 不同,想到的点子就不同,可以互相借鉴,取长补短,使自己的教学风格在实 践中得以丰实。这样,一套完整的复习课件及教案就凝聚了许多同仁的劳动结晶,每年教师只要根据考纲变化和年份变更,做一些微调即可,避免了每年的 重复性工作,大大地节省了备课时间,可腾出更多时间来做些其他的教学 研究。
4.与学生对话意识。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 体,而学情是教学的出发点。只有了解学生,获取学情,才能因材施教,避免 无效劳动。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上“长”出新知识经验。新课程 的课堂教学中,应面对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备课时应重 点注意教学设计要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需求,用新的符合时代精神理念来武 装头脑,指导教学实践,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如何与学生对话?对话的内容很多,范围很广。如学生已具备哪些新知识学习所需的原有知识和技能?暂时没有具备的怎么办?哪些新知识学生自己能建构?哪些需要教师的帮助?如何帮助?学生可能会提出什么问题?可能提不出的是什么问题?可能要补充的问题是什么?教师只有深人学生进行直面对话,才能深刻理解“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才能从“以教师为中心” 转移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设计理念上。教师要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才能提高课堂时效性。
5.与名师对话意识。
特级教师省(市)学科带头人和省(市)骨干教师等名师都有其特别优秀之处,如新课的导人!情境的创设、方法的选择、练习的设计!评价语言的运用、教材的处理、突发生成的解决等,这些是教师学习的楷模。在备课时,参考一下这些名师的教学设计或观看他们的课堂实录,对开阔自己思路大有益处。如在复习基因的分离定律备课时,笔者突然想起以前我市某特级教师上过该节的市示范课,立即在电脑里查阅了她当时上课所用的教案及课件,认真领会她的教学思路。为什么要这么导人为什么要这么设计?为什么要这样创设情境?……如果换成其他的例题?如果授课顺序调一下?……笔者在她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完善,结合自己所任教的学生学情实际进行取舍、修改,再付诸于课堂,教学效果十分满意,与名师对话受益匪浅。
6.与网友对话意识。
当前网络发达,网络备课不失为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备课的一条新路子。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如QQ群、博客、论坛等)和全国各地的网友对话,把自己的教学设计思路及备课中遇到的困惑同各位同学、科网友进行交流,很快就能 得到众多网友的回复,集思广益,在第一时间内解决备课难题,最大限度地交流备课资料,省时省力。如笔者加有中国高中生物教研及福建生物教研中心等几个QQ群,在群里经常能共享教学所需的教学设计、课件、试卷等素材供备课使用。还可以通过贴吧、论坛等抛出备课难题,与在线的老师一起讨论。因此,学会与网友对话,可以拓宽视野,获取更多信息,还可以析疑解惑。
高中生物新课程在吸纳传统高中生物学教育优点的基础上,更尊重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求,更贴近社会实际和学生的生活经验,更多地反映生物科学和 技术的新进展,更重视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更强调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因此新课程备课时不能墨守成规,必须随时代发展而变化,要有超前的全面对话意识,不断进行知识储备,扩大交流面,全面提升内力,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