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春耕,天气转向暖和,开封城一派杨柳飞花。
几场春雨过后,江水汤汤,田地有了充足的雨水,终岁劳碌的百姓得以开犁耕作。姬贤变得格外的忙碌,天葵子住得闲了,跟着姬贤到处转悠,听一路水田放水声,还赤脚与姬贤踩入耕地,二人互持犁器,一口气能耕出一亩多地,他们开心而满足,甚至忙碌到深夜才回到家。
如果姬贤为了公事独自回家,天葵子会做了枣粥,每每在灯下等待。与在戎狄大院不同,她和他不再为那些狭薄的琐事所囿,目光比较开阔,相处融洽且自然。
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上到天子诸侯,下到各家主事,都会下地亲耕,以示劭农劝稼、与百姓共同劳作。百忙之中,柴荣也亲赴田地试犁,在一片敲鼓打锣声中,完成祭天地神仪礼。礼毕,他挽起裤脚,不容分说踏入农田,别的官吏见此,也就纷纷效仿。
田边观看柴荣亲耕的百姓云集,他们能够亲眼所见柴荣的勃发英姿,又被他严祗六德、事必躬亲所倾倒,赞颂声不绝于耳。
天葵子无暇顾及祭礼,只是远远的观望。她所站立的地方已经播下春种,这里正临江边,江上沙鸥乱飞,她时不时驱赶野鸥,又怕鸭群会在田地贪吃蛐蟮,还时常为馋嘴的老牛发怒生气。
她想柴荣是见不到她的,正如她不敢见他的面。不知什么缘由,她就是避开他。
当暮色临近,江边恢复了平静,周围不闻人声,她发现自己该回家了。独自走在田埂上,黄昏时人们开始出火烧荒,搞得周围云霭微茫。
隐隐约约中,有人出现在面前,高大的身影,脸上的微笑带着澈亮,晃进她的眼里。
柴荣竟独自等她。
一时,天葵子不知所措,只是喃喃自语:“侯爷……”
她屈身施礼,柴荣将手抬了抬,道:“在外玩够了,该回家了。”
“回家……”天葵子有点恍惚,片刻才醒悟道,“对,我正回去呢。”
柴荣马上指正道:“我说的是柴家。”
天葵子垂下眉头道:“我不会回去了。”
“你还在生我的气?”柴荣双目炯炯,他犹豫了一下,才道,“上次确实是我言重了。你如果因为这事生我的气,我可以向你道歉。”
天葵子连忙摇头,道:“为社稷大局考虑,侯爷自有侯爷的原则。我确实想明白了,是我要求太过分。侯爷勿怪,天葵子离开柴家纯属冲动,不是因为侯爷。”
“因为什么?”柴荣脸上有了释然,追问一句。
“是因为……”
天葵子说到此时,却犹豫着,继而保持缄默。她不想提起紫苏,也不想提起柴家人的闲言碎语,一旦提起,她可以再次堂而皇之进驻柴家,那些人却极有可能受到责罚。
柴荣却似乎明白了:“是因为姬贤?你喜欢待在他那里?”
“不是!不是!侯爷休要误会!”
天葵子慌忙矢口否认,一抹嫣红却从颈脖蔓延到耳根,她变得不再伶牙俐齿,只是支支吾吾解释道:“当时实在是……没地方可去,我和姬贤是好朋友,他那儿清静,又可以陪他四处走走,体察民情……”
“我明白了。”柴荣大概发现她说话吃力,并未勉强她,便状似随意的接口道,“体恤民情,关心民生,自是周国臣子的为官之道。你能和姬贤同心同德,为周国出一份力,柴荣我感激不尽。”
天葵子长舒一口气,感觉心头有什么放下了,脸上不禁浮出微笑。
柴荣也微笑,他的嘴角轻扬:“我们说开了,自然冰释前嫌。既然如此,我且不勉强你,如若有一天想回柴家,你就去找匡胤,他会送你回去。”
他说完便大踏步离去,高大的身影在天葵子的视线里渐行渐远,最后渺如烟尘般消失。
天葵子回去后,并未将见到柴荣的事情告诉姬贤,她担心如此一来,没有了留在姬贤身边的理由,姬贤会劝她离开。
而姬贤,似乎也习惯了天葵子的存在,他甚至没有提起柴荣。
某夜闲暇之际,他们在月下对饮谈话。姬贤做了个纸船,将它小心放在水池上。月波凝滴,风散水纹开,纸船轻摇慢晃地荡向对岸。
本来兴高采烈的两个人,突然沉默下来。
姬贤说道:“我们离开吴越国,应该快三年了吧?”
天葵子幽幽一叹:“是啊,你比我早离开吴越国的。这三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但发生了很多事情。”
“你想回去吗?”姬贤又问。
天葵子摇摇头道:“自然不想回去。家里容不下我。再说,你也没有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