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饭之后,家丁们开始队列训练,在草鞋布鞋的训练方法的指导下,左右不分的问题很快被解决。中午,吃午饭,午饭一样不同于普通收容者。每五个人一桌,吃的是四菜一汤,三荤两素,米饭无限供应。
下午,接受文化教育,进行拼音和识字教育,教材是《荀子》选编。然后就是吃晚饭。晚饭内容和午饭相同,还是四菜一汤的三荤两素。晚上要接受科学教育。不过内容浅显易懂,都是现代小学生学的数学、自然这些内容。
就这样,在古代人难以置信的高强度训练之下。二十天之后,二十个青年家丁分成左右,腰佩青色铝合金棒球棍,排列在朱由梓的马车两侧的时候。见过些世面的朱由梓居然感觉这些家丁有几分肃杀之气。
就在这种肃杀之气下,在管家和家丁的陪同下,身穿一身没有任何纹饰花色的藩王服制的朱由梓,带着一千两的银元和一套王书辉在现代准备的水晶茶具,前往枝江县城拜访枝江县县令。所谓的水晶茶具的玻璃茶具是送给县令的礼物。一千两银元实际上也是贿赂,但是却是购买王府别园和周边土地的花费。
在最近这段时间里,王书辉利用二十名经过基本训练的家丁,把两百多个难民中,所有十七岁以上三十五岁以下的男性,共计一百四十二人全部挑选出来,进行了整编。一百四十人按照十四个人一队,编成十队。上午进行队列训练,下午进行房屋修缮和土地平整。让王书辉惊喜的是,这些难民里居然还有三十多个会木匠铁匠活儿的匠户。虽然他们的年龄参差不齐,技术也相当的糟糕,不过总算是有着动手经验的人。
王书辉对难民们也进行了管理,接受最先二十个家丁那样的训练的人,被称为一等家丁。吃一等餐,穿一等衣,在新房子被建起来之后,住一等住房。只接受上午的训练,下午干活的被称为二等家丁,吃米饭肉沫汤,穿土灰色短上衣和裤子,等新房子建起来之后,住的也是相对小的房子。
三十多个匠人,也被分成两种,一等匠人,有四季长衫衣帽鞋子,发工作服。吃住和一等家丁同列。以后带徒弟的话,每带出一个二等匠人水平的徒弟,就给一个银元(一两银子)的月薪。二等匠人服装和二等家丁同列,也发工作服,吃住和二等家丁相同。
现在匠人里只有三个人是老师傅。两个老铁匠,能打造各种农具刀剑,其中一个甚至做过鸟铳。一个老木匠,给山西的一个藩王府邸修过房子。其他二十多个匠人则完全就是那种农村里能够做家具,能够修补农具的水准。
让王书辉比较惊讶的是,这些匠人在拿到王书辉发给他们的现代工具的时候,居然很快的就掌握了这些工具的用法,并且对工具的设计和做工用料啧啧称奇。很多王书辉完全不懂的地方,他们倒能够说的头头是道。
就这样,家丁上午接受了队列训练,下午就在三十多个匠人的带领下,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开始动手修缮房屋,一部分开始在王府别园周边建立围墙。用的都是王书辉从现代运来的空心砖和水泥。剩下的十七岁以下的三十多个各个年龄段的儿童,则被带在王书辉单独集中起来,让一个做教书先生的娘家舅舅,按照他提供的识字课本识字。课本当然不是那种四书五经的内容,全部都是些有关自然科学小知识的说明文。
其他三十五岁以上的男人,则按照王书辉的安排,轮流接受一等家丁水平的军事训练,但是不用干其他的活,只是负责把守后花园的前后两门。除了王书辉之外,不许任何人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