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笔趣阁>历史小说>血色辛亥> 第一卷 武昌首义 38章 海军:向何处去?(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卷 武昌首义 38章 海军:向何处去?(一)(2 / 2)

“夫子大人钧鉴:洪此次所以出督诸军之由,实非出于得已。敢敬再上告于雪门之前。……洪当武昌变起之时,所部各军,均已出防,空营独守,束手无策。党军驱逐瑞督出城后,即率队来洪营,合围搜索。洪换便衣避匿室后,当被索执,则以大义。其时枪炮环列,万一不从,立即身首异处。洪只得权为应允……”

萨镇冰一边听着汤芗铭朗读此信,一边依稀回忆起了二十八年前,那个在北洋水师学堂就学的黎元洪:一个稍微有些矮胖、拘谨、循规蹈矩的学生,天资平常,但十分刻苦,整日埋头读书。萨镇冰初一听到武昌叛军以黎元洪为都督,还有些不能置信,现在才明白原来是这么回事。他平复了一下心情,继续听下去。

“今(革命军)万众一心,同仇敌忾。昔武王云:纣有臣亿万,惟亿万心;予有臣三千,惟一心。今则一心之人,何止三万?而连日各省纷纷之士,大都留学东西各种专门学校及世代簪缨,学有专长,阅历极富;并本省官绅人等,故外交著手,各国已认为交战团体,确守中立。”

“党军并无侵外人及一私人财产之事,不但在中国历史上视为创见,即各国革命史,亦难有文明若此。可知清国气运既衰,不能任用贤俊,致使聪明才智之士,四方毕集,此又岂洪一人之力所能致哉!”

“即就前日刘家庙陆战而论,汉族同胞,徒手助战者,指不胜屈。甚有妇孺馈送面包、茶水入阵。此情此景,言之令人奋武。”

“谁无肝胆,谁无热诚,谁非黄帝子孙,岂肯甘做满人奴隶,而残害同胞也?!”读至此处,汤芗铭忍不住心头一颤,抬头瞟了眼身旁的萨镇冰,却发现后者眯着眼,似睡非睡。汤芗铭赶紧低头,一口气读下去。

“洪有鉴于此,识事机之大有可为,乃……矢志恢复汉土,改革专制政体,建立中华共和民国,维持世界和平。是以连日通告各国政府,遍檄各省各同胞,劝其各自独立,以备联合,择定地点,公举大统领摄治。同胞欢迎此言,声震天地,故一战而歼敌数百。现今满汉兴亡之机,兆端已久,不待智者而已明。”

“……洪之所以能明此大义者,一系吾师平日训诲之功……洪受业于师,当此定倾危之际,特命朱孝先,请于‘建威‘管带,登轮秉知师宪。昔人谓谢安云:斯人不出,如苍生何?同胞万声一气,谓吾师不出,如四万万同胞何?”

“刻下局势,只要吾师肯出,拯救四万万同胞,则义旗所至,山色改观。以数万万同胞,与数千满族竞争;以方兴之民国国民,与运尽之清朝抵抗,华盛顿兴美,八年血战,吾师若出,将见不八月,而亚洲地图之上,必有中华民国国旗飘扬也。”

“知弟莫若师,知师莫若弟。洪虽不肖,不为旗人之奴,独不为大匠之弟乎?时乎时乎,师一出,不但名正言顺,而实较胜于汤武。何也?盖汤武救民,犹自为帝;吾师救民,必不让华盛顿专美于前也。”

“洪非为私事干求函丈,实为四万万同胞请命。满汉存亡,系于师台一身。齐王反手,洪计之已熟。否则各同胞视为反对此志之人,即当满奴相待。虽洪亦不能制止其不邀击也。倘不以为妄,尚希训示祈遵。当即率汉族同胞,出廓欢迎。临颖不胜迫切待命之至!受业黎元洪谨拜。”

P:千军按:这一章虽做了文学上的修饰,但所用资料皆援引正史,可作历史看也。

又第34章出场之“埃德温”,是英国人,千军不小心误作美国人,特此说明。此人有个中国名字叫丁乐梅,是辛亥年间驻武昌的著名外国记者,以后可能还有许多机会出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