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群想不到,自己竟然也成了中国千万个失独家庭中的一份子。
豆豆出事以后,因为彻夜难眠,为了消磨时间,她只好整晚整晚地在网上闲逛,看完新闻看博客,看完博客看淘宝,或者在**和QQ空间里久久逗留浏览,在电脑前面一坐就是大半个晚上。
一个偶然的机会,于群在博客里看到了一篇报告文学《失独:中国家庭之痛》。
失独家庭?失去独生子女的家庭?说的不正是她这样的家庭吗?
于群的眼睛被狠狠地刺痛了。
她屏着呼吸,一口气读完了这篇文章。
据作者介绍,“失独”家庭指独生子女遭遇意外亡故或严重伤残的家庭。
有媒体根据卫生部的《中国卫生统计年鉴》估算,目前中国每年新增近8万个失独家庭,全国失独家庭已经超过百万个。另据人口学家根据最新人口普查数据推断,中国现有的2亿多名独生子女中,会有1009万人或将在25岁之前离世。不用太久之后的中国,将有1000万个家庭成为“失独家庭”。
不看不知道,于群读完文章,才深深感觉到,自己现在面临的困境,都是成千上万名失独父母们亲身经历过,一天天、一夜夜苦苦熬过的生活片段;自己一直难以承受的沉重失子之痛,也是其他母亲们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时时缠绕心头的刻骨伤痕。
于群如饥似渴地阅读着这些失独父母的真实故事,强烈的认同感使她对这些发生在社会上各个角落的真切故事感同身受,忍不住一次又一次潸然泪下。
她看到,在失独之初,大多数父母都和她一样,既渴望他人关心,又害怕被过度关心;心里思念孩子,又不愿在外人面前流露情绪。纠结矛盾的心情,使他们不得不隐藏起自己的真实情感,用伪装出来的坚强给自己做一个硬硬的壳,从不想让外人触碰。
于群看着看着,忍不住又打开了相册,一张张浏览着豆豆健康阳光的照片,努力回忆着每张照片拍摄时的生动场景,回想着当时的天气,当天豆豆的穿着,他们三人一起吃的零食,眼泪忍不住又悄悄打湿了脸颊。
于群关上电脑,靠在椅子靠背上发起了呆。
她和王毅以后怎么办?是像大多数失独家庭那样,就此陷入失语状态,用迁徙隐居和保持沉默来埋葬秘密,掩藏痛苦,默默无语地度过余生吗?这种生不如死的生活,这样麻木呆滞的状态,与行尸走肉又有何异?
想起了王毅,于群忍不住又叹了一口气。
学生早就放了寒假,又马上就要过春节了,在于群的再三催促下,大姐回汉阳去了。
家里只剩了于群一个人,她又不用去家具店上班,于群就挖空心思地给自己找事来做,用身体上的劳碌来麻痹脆弱的神经,不给自己一点思考问题的空闲。
家里的玻璃擦完了,所有犄角旮旯的陈年老灰都擦拭干净了,衣柜里的衣物也全都整理完毕,鞋柜里的鞋子也一一保养好了,于群站在整洁如洗的房间里,从一个房子走到另一个房子,想要再找出一点活来打发多得用不完的时间。
一个人的时候,她数着天天盼望着王毅周末回家,等到王毅真的回来了,她却又后悔不迭,一心希望再回到一人独处的时光里。
到了和王毅同处一室的时候,于群才深切感觉到,他们原来的家庭生活,竟然无时无刻不是围绕着豆豆运转的;她和王毅往日里的所有交谈,竟然有一大半都是关于豆豆的话题。
她无比伤心地感觉到,没有了豆豆,她和王毅已经找不到任何共同话题,也没有了共同采买购物、操持家务的动力和兴趣。他们的生活,突然失去了颜色和味道,变得无色无味,没有了声音,没有了欢笑。
时近中午,于群站在厨房里犹豫着。
原来的每个周末,家里的食谱菜谱全都是由豆豆拍板。于群总是早早询问过豆豆的口味和意愿,然后拉着王毅出去买买买,再回家忙忙碌碌地做了给豆豆吃。用王毅的话来说,豆豆爱吃什么于群就会做什么,他全凭着沾了豆豆的光才有一口饭吃,根本就没有发言指挥的资格。
可是现在,他们两人一天三顿饭做什么吃什么,已经成了一个大难题。
豆豆出事以后,王毅比原来更加迷恋网络小说了,除了短暂的睡觉时间,他每天无时无刻都抱着手机不放手,连吃饭都不肯停歇。任何时候问他,都只能得到两个字——随便。
随便?随谁的便?随她吗?豆豆走了以后,于群感觉自己好像得了厌食症似的,一整天不吃饭都感觉不到饥饿,更无所谓吃什么了。
只有两个大人的家,显得异常静谧。
于群不爱看电视,每天除了看看新闻报道,扫两眼天气预报,别的电视节目她一概不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