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笔趣阁>历史小说>大宋征途> 124章 岳飞的奏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24章 岳飞的奏折(2 / 2)

--

秦朗递给圣上的折子就这样石沉大海了,在接下来的七、八天里便一点消息都没有。不过朝廷里面有人传出话来,宰相赵鼎新对于主战的意见是很坚定的,尤其是在看过秦朗的折子之后,对韩元清所提出的意见很是认同。

不过宰相认同但是圣上不认同,这等于是废话了。

这几日,杨文兴和高宠都显得有些着急,从折子递上去,到今天已经快十多天的时间了,一点消息都没有,怎么可能不感到担心呢?他们为了这件事,来找韩元清抱怨了好几次,说官家是不是不高兴,对这意见看不上眼呀。

韩元清面对杨文兴和高宠的反应,则显得很淡然,其实他早就料到事情的结果会是这样。毕竟他不过是一个酿酒的小判官,无权无势,更无名声,谁会在乎一个无名小卒要去报国捐躯呢?出现这样石沉大海的结果,这表示王公公还是帮了忙了,否则只怕可不会这么简单。

他现在依然在等,等待着一个时机。这个时机就是岳飞从江州上奏到朝廷的折子。

如今岳飞已经是响彻大江南北了,虽然在南宋他还是一个刚刚燃起的新星,但是赵构目前对待岳飞的态度,可以说最是蜜月期。赵构目前对岳飞清正廉明是非常佩服的,并没有到达后来那种忌惮的程度。

再加上朝中有宰相赵鼎新的全力支持主战,一旦岳飞的折子递过来了,赵构自然会相当重视。

等到赵构看完岳飞折子,就会觉得与前不久另外一个折子很相似,而通过这个很相似的折子,就能从新想到韩元清这个人了。对于赵构来说,他现在信任岳飞,但是潜意识里却不信任武将,这是一个矛盾的心理。到时候,赵构觉得韩元清不过是一个酿酒的判官,此人必定不会有什么威胁,一定便会将韩元清调到岳飞身边。虽然这个举动算不得是监视,只能说是埋下一个伏笔,如果事情发生了不能是朝廷掌握的地步,就可以把这个伏笔提出来挡住岳飞。

韩元清正是因为了解赵构的心理,所以才会有把握。每当杨文兴和高宠来抱怨的时候,他便微微的笑了笑,只让他们稍安勿躁,事情还没有到这种不幸的地步。

这几日,秦朗也觉得有些百无聊赖,他向来都不写折子,可是这次好不容易写了一个折子,递过去之后竟然没有回应。直叫他感到郁闷不已,甚至怀疑是不是折子触怒了朝中主和派,因此被拦了下来。当然,如是这样倒是罢了,最担心的结果还是这折子触怒了圣上,那可就是大事了。

他原本想去找韩元清谈谈这件事,可是回头又想到,这件显得自己太杞人忧天了。而且自己既然答应支持韩元清,那势必是要坚定立场的。

最终,他只好作罢了,将这股气憋在了心里。

--

四月底,岳飞果然从江州发来了一份奏折,他在奏折之中陈述收复襄阳府的利害关系,同时对陕西局面起到的缓和作用,都一一列举了出来。当然,他的奏折较之韩元清的意见自然是在大方阵上是相同的,不过细节上却更加详细。岳飞甚至连他作战的程序与时间都一一写了出来,希望官家能准许调动岳家军北上。

这份奏折在送到宰相赵鼎新手里之后,赵鼎新立刻就想起了十几天前秦朗上奏的那份折子。因为秦朗是十数年来一直不过问朝政,突然来了一道奏折,自然是让人记忆犹新的。他认为秦朗奏折的意见与岳飞竟然不谋而合,看来这次主张以襄阳府入手缓解陕西战况的策略,确实是值得一试的。

当即,在一次早朝之上,赵鼎新为了不让岳飞的折子落空,便亲自在议事的时候将折子呈递了上去。

赵构现在对文官是很放心的,虽然他觉得赵鼎新的主战思想有些太过分,不过眼下江南上下都不战而退感到不满,无论是平头老百姓还是士绅官僚都是如此。因此,他现在也只能顺应这个趋势,接受赵鼎新的政见。

当赵鼎新呈上了岳飞的折子,赵构还是仔仔细细的看了一遍,不过他看到一半的时候,立刻就觉得眼熟了,这策略似乎自己早已经看过了?他向赵鼎新问了道:“岳爱卿这折子,以前可有呈递过?”

赵鼎新立刻说道:“岳元帅近一个月便只上了这一道折子,不曾另外有上奏过。”

赵构摸了摸自己的下巴,有些疑惑的说道:“可是,朕怎么觉得,这折子好像以前有阅过,上面提到以襄阳府来缓解陕西的方案,朕脑海里明明是有印象的。”

给读者的话:

努力努力!9月1日开始,日更三章!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