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姜老夫人诊完病,江夏陪着她说了一会儿话,就告辞转了回来。
端午过去,天气真正热了起来。
江夏却不去后园子乘凉消暑了,只每日将自己关在书房中配药。因为她配药没带任何人,包括彤翎,都被她打发了出来,是以,谁也不知道她在屋子里配制的什么药,只每日听得屋子里静静地,没有半点儿声音,怪渗人的。
连着忙了小半个月,将近五月二十了,又将逢休沐,顾青茗打发人送了信儿来,昆仑奴从明州送到了京城,让越哥儿和江哥儿去南码头上挑人。
南码头位于通州河和运河的交汇处,位于城南三四十里处,因与运漕粮进京的北码头区别,故而被称为南码头,多是往来京城的客船、商船,每日里在这里停靠,将南北货运进京城,也将南来北往的客人送到这天子脚下。
南码头最有标志性的是码头两侧的灯塔旗杆,高有十丈,不管是来往码头的行人,还是南北船只,隔着一二里路,看见高耸入云的灯塔旗杆,就知道到了南码头了。
说起昆仑奴,即便表现平淡的越哥儿也难免有些好奇,更不用说齐哥儿了,满脸兴奋,走路都快飞起来了。
江夏也要去看一看海船带回来的东西,于是,到了休沐日,一大早,江家就倾家出动,出京往南码头去了。因为路途较远,包括江夏都改为骑马出行,两个小丫头一个给越哥儿带着,一个给刘水生带着。江夏仍旧穿了男装,只是为了防晒,连通两个小丫头都带了幂笠,马儿奔驰,面纱轻拂,竟别有一番神秘的意趣。
赶了个大早,卯时出门,赶着城门开启第一拨人出了城,一路驱马疾驰,一个半时辰,也就是辰时中,繁忙的南码头那一高高的灯塔旗杆已经遥遥在望。
又跑过一小片稀疏的槐树林,南码头繁华忙碌的市井画卷,就展现在一行人眼前。
遥遥的,第一家车马店门前棚子下,跑出一个人来,隔着十多步就抬手招呼,又行礼问候,江夏带住马缰,凝神看过去,却是顾青茗身边的小厮金宝。
“你怎么在这边?你们家二爷也过来了?”江夏撩起幂纱,笑着问道。
金宝连连点头:“我们爷昨儿就过来了。这一次船队带的货多,要在这里分发下去,二爷不放心,过来看着。”
江夏跳下马,摘掉头上的幂笠,彤翎紧跟着上前来,帮她稍稍收拾了一下鬓角的乱发,金宝在前头带路,绕过车马店,拐进一条小胡同,往后边成片的货栈、仓库走过去。
顾家和郑家合作,又有江夏、赵家、肃王、景家等入股的船队往来南北,生意做得极大。
这码头上供船队专用的仓库就有十数座,一排排高大宽敞的仓房整齐地排列下去,每两栋仓房又搭配着相应的货棚和晒场,将码头左手边的区域占去大半,上百亩的大院子,从头望不到边。
仓房又分生活区、发货区和仓库区。
进了大门,目光所及是一栋大仓,大仓直通仓库内部,供各仓房发货所用。门头配套建有两道货棚,乃是发货装车的所在。又有一排办公用房,账房、待客厅、仓管员处理账务都在这边。
右手边进一个月亮门,则是生活区。有大厨房和餐厅,又有一排排宿舍,供着仓库管理人员、账房、护卫、船队员工居住休息。在宿舍一端,有一个二进小院子,则是顾青茗专用的院落。
到达大仓门外,一辆辆马车排成两排,进去的都是空车,出来的则都是装满货物的车子。车马声,说话吆喝声,喧嚣热闹,一派繁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