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笔趣阁>都市小说>火热的年代> 第995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95章(1 / 2)

和帕尔先生聊了大半天后,罗乃音才知道对方还曾经代理过英国棉布和纺织机械的生意,这才能够对于中国的纺织业如此熟悉。

自从革命委员会进入成衣制造业之后,不仅促进了本国的棉纱棉布产业,对于进口的细布需求也大大的增加了。战前英国的棉纺织业虽然陷入了颓势,粗布纺织遭到了日本和印度的竞争,细布上则遭到了美国和德国的竞争,但凭借着先行优势,英国的纺织业还是牢牢保持着世界第一的地位。

特别是在细布的纺织上,英国棉布以品种的多样化和稳定的质量一直深受世界各国的好评。不过在成衣制造业上,除了美国之外,其他各国的水准和100年前并没有什么区别,依然还是以定制加工为主。只不过随着西方工业化的发展,这种服装定制已经跟不上社会财富增长所带来的民众需求的扩大了。

对于农业国来说,除了少数地主和贵族阶层需要裁缝定制服装外,农民阶层的服装一般都是自制,战前的中国、印度都还保留着这样的风气。但是对于欧美这样的工业化国家来说,工人阶级的不断扩大,导致自己制作服装变成了极为繁琐和浪费的一种生活方式,向裁缝定制一套适合自己身份的服装又显得过于高昂了。

因此随着美国东海岸的成衣制造业被开发出来之后,一种全新的服装工厂生产办法就流行了起来。这种大批量的服装生产方式,虽然被上流阶层嗤之以鼻,但是对于中下阶层来说却是一种价廉物美的服装。

此外对于英国那些500英镑年收入的家庭来说,购买一套4-10英镑OTg2NTc=的标准化中高档成衣,比去高级裁缝铺定制一套10-30英镑的中高档服装要划算的多。对于那些高级裁缝铺来说,10-30英镑的定制服装都是拿来给刚入门的学徒练手用的,未必就比从工厂出产的标准化成衣高级多少。

特别是用上等的英国细布制作出来的成衣,在一般人眼里根本看不出是否是从裁缝店定制的服装。因此一开始帕尔先生为共和党供货还是赚了不少钱的,这还不包括他向共和党推销的成套纺织机器。但是战争的爆发搞砸了帕尔先生的生意扩大的计划,曼彻斯特难以继续供应上好的细布和纺织机器,他向银行贷款扩大的生意最终都被银行清盘了。

帕尔先生还在准备着战后的东山再起,因此不遗余力的收集着中国纺织业的情报,但是他所搜集到的情报对于他战后的复起计划来说,显然是极糟糕的。因此他才会试图从罗乃音这里打听一下,帝国政府对于同中国的贸易究竟持有何种立场。

罗乃音对于帕尔先生的想法不置可否,战争没有结束之前,连公使先生都不清楚帝国政府会如何调整战后国际经贸秩序,何况是他。因此在有一搭没一搭的同帕尔先生交谈之余,他就把小半的精力放在火车外的景象。

位于山海之间的辽西走廊此时绿意盎然,铁路两边的田野中也出现了繁忙的春耕景象,让罗乃音感到有些意外的是,这里的农民不仅使用着牲畜耕地,还时不时的能看到拖拉机的身影,这是华北地区过去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

不过最让他感到惊讶的,还是沿着铁路两侧不时能看到的树立电线杆的施工,自从爱迪生发明了白炽灯和直流发电机后,电力照明就开始向着全世界传播了开来。

1879年,上海安装了中国第一台发电机,用于对上海港的夜间照明。1894年,英国人向六十大寿的慈禧送上了一台发电机作为贺礼,安装在了颐和园内。

但是对于电力照明接受最快的,还是德国、美国和日本,英国虽然是最早发现电力照明的国家,但是在发展电力事业上远远落后于以上三国的。和中国是因为统治者过于保守才不接受电力事业不同,英国是因为蒸汽动力的发展程度较高和城市煤气灯设施过于完善,导致资本不愿意投入电力这一新兴产业。

虽然罗乃音听说过,共和党在满洲对于推进电力事业不遗余力,不仅仅在于夜间照明,主要还是在工厂动力上大力的采用了电力。他一直对这个传闻半信半疑,因为在他眼中那些中国人对于西方科技从来都是当成奇技淫巧,哪怕是要用也是偷偷摸摸,绝不会大张旗鼓的说西方的科技好用的。

就在近20年前,华北愚昧的农民还把铁路、电线杆、照相机当成了妖术,打着扶清灭洋的口号大肆破坏、销毁一切从西方舶来的洋玩意。因此罗乃音很难相信,在中国会有一个地方能够毫无障碍的推动着来自于西方的科技运用。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